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评估报

时间:2017-7-28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超期给予溶栓治疗效果明显。血塞通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疗效确切。本院从年7月~年11月对5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血塞通治疗,为探讨其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本研究对54例患者治疗效情况进行总结。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年7月~年11月本院收治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A组和B组,各54例。A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46~79岁,平均(58.47±3.24)岁,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14例,病情轻者11例,中度26例,重度17例。B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6~79岁,平均(58.12±3.07)岁,合并高血压26例,糖尿病13例,病情轻者12例,中度26例,重度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肝肾功能疾患,无精神疾患。

治疗方法:B组给予尼莫通(30mg/次,3次/d)、复方丹参(3片/次,3次/d)、右旋糖酐静脉滴注(mL/次);A组在B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治疗,50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降低46%~89%、降低18%~45%、降低<18%分别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包括吃饭、穿衣、行走等日常活动,满分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和70.37%,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P<0.05)。见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B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B组,两组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全血浆黏度、血栓形成系数、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差异误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A组54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1例为发热,1例为皮下淤血,不良反应率为3.70%;B组54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为发热,不良反应率为1.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脑梗死的发病率有不断增加趋势。脑梗死的发生机制与细胞毒性、兴奋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炎症等关系密切。急性脑缺血期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破坏血脑屏障,损害细胞膜、加重脑水肿,引起神经细胞坏死。因此,脑梗死的治疗重点是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中风范畴,血瘀痹阻脑脉,损伤脑髓神机,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脑梗死的病死率、致死率均较高。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脑梗死的病死率虽然明显下降,但神经功能缺损仍然带给患者很大困扰。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包括溶栓、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对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如果梗塞面积较大,则治疗效果不理想。

血塞通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该物质对减轻脑水肿,改善血液屏障通透性具有较好的效果,并通过提高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保护动脉内皮,拮抗血管痉挛,缓解脑水肿,增加脑血流量供应,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形成。脑组织如果缺血、缺氧时间较长,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会向细胞内转移,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钙离子对血小板聚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加之红细胞变形作用变差,导致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引起脑栓塞。而血塞通中有拮抗钙离子的成分,阻止钙离子向细胞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痉挛解除,从而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液循环。血塞通不仅可以改善脑梗死面积较小的患者症状,对梗塞面积较大者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尼莫通、复方丹参均是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与血塞通联合,可以更有效的改善脑组织损伤,保护脑细胞、改善脑血液循环。有研究表明,治疗脑梗死单用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尼莫通、复方丹参与血塞通联合,可以扬长避短,互相弥补不足,从不同途径增加脑部血流量,减少神经损伤,促进神经修复,从而增加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脑梗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组资料中,A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神经功能缺损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B组,全血浆黏度、血栓形成系数、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低于B组(P<0.05)。提示在尼莫通、复方丹参、右旋糖酐等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均较低,且这些不良反应多可逆,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恢复。A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1例发热37.8℃,1例为皮下淤血,均未经特殊处理后好转。

综上所述,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患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缓解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脑神经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当代医学,年第23卷第4期总第期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小儿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ystl/700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