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静脉溶栓脑梗死治疗的
8月20日,家住虎山街道金坞村80岁的王奶奶在家中突然出现口齿不清,口角歪斜,突然右半身乏力,不能行走,家人急忙将她送入我院急诊科就诊。经检查,王奶奶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右侧肢体肌力3级(肌力分0至5级,正常肌力为5级),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正常。急诊科医师立即为王奶奶开通了绿色通道,完善头颅CT等相关检查,排除了脑出血,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并请神经内科会诊,根据王奶奶的发病时间及病情特点,行急诊抽血化验、详细既往史的询问,排除的禁忌后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1溶栓前患者NIHSS评分8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2
1个小时后溶栓结束,患者NIHSS评分4分,右侧手脚力量明显好转,言语较前转清。
3
溶栓4小时,王奶奶言语已恢复正常,右侧肢体肌力己恢复正常至5级,整个溶栓过程中除了少量牙龈出血,无其他不良反应,在盐水漱口及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
4
第二日上午,神经内科姜伟玲主任病房查房,王奶奶NIHSS评分只有1分,她除了口角略歪斜,已可正常行走,和家人正常交流。
看到王奶奶恢复的这么好,同一病房64岁的杨奶奶不高兴了:“我也是脑梗塞,为什么我现在手脚恢复的那么差,还不能行走,我能不能用和她一样的药呀?”原来王奶奶也是因为一侧肢体无力入院,不过发病1医院,己经过了溶栓的时间。
姜伟玲介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塞虽然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技术,但是由于其适应症尤其是时间窗的原因,临床上接诊的病例屈指可数。在发生缺血的4.5小时之内是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因为此时受损的神经元可以完全恢复,一旦梗死时间延长,受损的神经元就彻底死亡无法挽救。每耽误一分钟将会死亡一百万个神经细胞,时间就是大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溶栓的时间窗很短,要在发病4.5小时内用上溶栓药,一般至少要在发病3.5医院(入院后需严格溶栓适应症、询问病史、检查血液、头颅CT等,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溶栓知情谈话并签属知情同意书,到使用药物的时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有的患者或家属习惯性地在家等一等,看看能不能缓解,而错过了溶栓最佳时机,有的是在家等病情缓解了几个医院,也错过了最佳溶栓时机,还有的医院了,但在溶栓谈话时犹豫不决,担心溶栓风险,也耽误了用药时间。大多数脑梗死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来院就诊,浪费了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而耽误了病情,即使经过长期的药物及康复锻炼,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终身瘫痪,从而影响生存及生活质量。
Q
A
小伙伴
小编医生
怎么样快速判断脑梗死?
可以用国际上通用的快速(Fast)法则识别脑梗死,即Faceisuneven(面瘫/口角歪斜)、Armisweek(肢体无力)、Speechisstrange(言语不清)、Timetocall(迅速求助)。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任何一个或多个症状时,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及时医院就诊,同时需要记下患者发病的时间,为患者赢得有效治疗时间。全世界的治疗指南在脑梗患者治疗中,都将溶栓治疗作为第一推荐手段,这也是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的最有效方法。
静脉溶栓风险大不大?
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溶栓,获益越大。总体来说,脑梗死溶栓获益是风险的10倍,每溶栓个患者,有32个患者获益,3个转归较差。
如图所示,可见获益是远远大于风险的,但有禁忌征的患者是不能行溶栓治疗的,具体由医生做出判断。
如果及时发现了脑中风症状,可医院就诊。
医院而耽误时间,按照就近原则,医院救治。目前我院是江山市唯一家能开展r-tPA医院。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在市内率先启动了脑卒中急诊溶栓的“绿色通道”。
医院后,在急诊科进行初步评估,快速接受血液化验、心电图、头颅CT检查。
神经内科溶栓医生工作小组再次评估确认,对在时间窗内适合溶栓的患者立即开始r-tPA静脉溶栓治疗,收入住院。
通过开展脑卒中急诊溶栓的“绿色通道”,缩短检查、评估环节中等待时间,缩短了入院至接受溶栓的时间,极大地避免患者因为耽误时间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医院每年都为符合静脉溶栓的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像王奶奶这样的患者好转的不在少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溶栓治疗挽救了患者生命,减轻了残疾程度,患者甚至有可能完全恢复。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冲上云霄VI国内首例浙二直升机联袂民航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