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类药物肾功能不全也能用
众所周知,当肾功能不全时,往往需要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有些肾毒性药物甚至不能使用。但有些药物对肾脏影响小,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时可不调整剂量,盲目减量反而会导致疗效下降。那么,都有哪些药物肾功能不全时也能使用呢?
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由肝脏代谢。
用法:必要时使用,一次mg,可间隔4~6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丙戊酸钠、卡马西平):代谢和消除主要在肝脏。
抗菌药物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青霉素虽然经由肾排泄,但由于其治疗指数大,使用较安全。因此,除严重肾功能不全外可不减量。
用法:静脉滴注,一日万~0万U,分2~4次给药。
莫西沙星:仅20%经肾排泄,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药代动力学无明显改变(包括肌酐清除率<30mL/min)。
用法:静脉滴注或口服,一日0.4g。
林可霉素: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肾、胆道和肠道排泄,胆汁为其重要排泄通道。口服后仅9%~13%以原形随尿液排泄,因此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可不调整剂量。
用法:静脉滴注时,0.6g,q8h或q12h,每0.6g溶于~mL输液中,滴注1~2h。严重感染时0.6~1g,q8h或q12h。
阿奇霉素:50%以上的给药量以原形经胆道排出,另有约4.5%的给药量在给药后72小时内以原形随尿液排出。因此,GFR10~80mL/min时可不调整剂量。
利福平:经胆和肠道排泄,可进入肠肝循环,6%~15%的药物以原形、15%为活性代谢物随尿液排出。
用法:治疗结核病时,口服给药,一日~mg,空腹顿服。最大日剂量为1mg。
抗凝药普通肝素:大量静脉注射后50%以原形排出,尿肝素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可不减量。
用法:静脉注射,一次0~00U,或每4小时给药U/k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一日00~U,加入0mL氯化钠注射液中持续滴注,但滴注前应先静脉注射0U作为首次剂量。
阿加曲班:主要通过粪便排出,肾功能不全可不减量。
用法: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滴注,初始2日,一日60mg,以适当输液稀释,24小时持续滴注。其后5日,一次10mg,早晚各1次,每次滴注3小时。
慢性动脉闭塞症:静脉滴注,一次10mg,一日2次,每次滴注2~3小时。用药疗程在4周以内。
华法林:在肝脏代谢后经多途径代谢,肾功能不全时可不调整剂量,但需注意泌尿生殖系统出血患者不得使用。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以结合的代谢物和游离的水杨酸形式经肾脏排泄。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可不调整剂量。
用法:mg,qd,po。
溶栓药链激酶、阿尼普酶、阿替普酶:主要从肝脏经胆道排出,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可不调整剂量。
止血药鱼精蛋白、维生素K。
袢利尿剂低GFR仍有效,肾损伤患者优先选择,需加大剂量。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病综合征等水肿性疾病时,由于肠壁水肿,口服吸收率也下降,此时宜胃肠外给药。
降压药ACEI和ARB: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可使用中等剂量,后根据血压、肾功能、血钾调整剂量。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作为尿蛋白排泄~0mg/d慢性肾病患者的首选用药。
β受体阻滞剂:多数药物经肝脏代谢,仅少量以原型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可使用正常剂量。
PS:索他洛尔、阿替洛尔经肾排泄,需减量。
钙通道阻滞剂:肾功能减退时可不减量。可作为有蛋白尿时慢性肾病性高血压的二线用药。
其他降压药:甲基多巴、可乐定、哌唑嗪等可正常剂量服用。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美托洛尔、美西律、维拉帕米均在肝脏代谢产生无活性代谢物,大多从粪便排出,肾功能减退时可不减量。
调脂药他汀类:该类药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肝脏和(或)肝外代谢后经胆汁清除。肾功能减退时可不减量,但肾损伤时会使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增加。
降糖药二甲双胍:几乎全部经肾排泄,但是否减量存在争议。目前FDA的最新建议为:对GFR<30mL/min的患者禁用,30~45之间的不建议开始二甲双胍治疗。
噻唑烷二酮类:多经胆道代谢、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可不调整剂量。
胰岛素:尿毒症患者有胰岛素抵抗现象,需增加剂量。
调节骨代谢药物磷酸盐结合剂:与食物同服,剂量根据摄入磷量和频次来调整,不受肾功能影响。
拟钙剂:剂量一般不受肾功能影响。
维生素D:根据PTH、25-OH-维生素D、血磷水平调整剂量。
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代谢为无活性代谢物经肾排出,肾功能不全时一般可不调整剂量。
mTOR抑制剂:几乎全部经肝代谢。
免疫抑制抗体:不受肾功能影响,不能被血透清除,多在血浆置换后使用。
肌肉骨骼系统用药氨基葡萄糖:使用较安全,糖尿病患者可使用,同时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可不减量。
双膦酸盐:经肾排泄,CKD2期和3期患者服用较安全,用药前需水化。
编辑:张跃奇
- 上一篇文章: 病例分享老年小脑幕纤维型脑膜瘤1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