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发红的男孩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一

时间:2017-3-13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当你在门诊看到一个双眼发红的儿童,首先想到的第一个诊断或许就是结膜炎。但是,情况并不总是这么简单。近日,美国JohnPeterSmith医院的AhmarSajjad医生在Medscape上与我们分享了一个以双眼发红为主诉的精彩病例,让我们来共同学习。

病例介绍

一位8岁男孩因「双眼发红1年,加重6个月」前来就诊,不伴眼睛疼痛、畏光等。此前,这名儿童已经被诊断为先天性共济失调,然而父母称6个月来患者的摇摆步态也加重了。

患儿剖宫产出生,生后有哮喘史及言语迟缓。家族史包括母亲和姨妈的「持续静止性震颤」。诊断为先天性共济失调时MRI和染色体微阵列检查未见异常。

外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视力OD20/50,OS20/70。瞳孔对光反射正常,RAPD(-)。IOP、眼球运动及视野检查均正常。

裂隙灯检查可见双侧结膜血管扩张(图1~4)。双眼角膜清,前房深度正常,眼睑、睫毛、虹膜、晶体、玻璃体及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均未见异常。双眼屈光度-1.00D。

图1右眼内侧结膜

图2右眼外侧结膜

图3左眼外侧结膜

图4左眼内侧结膜

由于患儿的共济失调持续恶化,对其进行了神经系统检查。患者言语迟缓、断续,指鼻试验辨距不良。同时,患儿还存在不稳定的、轻微的宽距步态。

你认为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呢?

A过敏性结膜炎

B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C前葡萄膜炎

D表层巩膜炎

考虑到患儿目前状况,进一步进行了全身检查。鉴别诊断包括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X连锁Pelizaeus-Merzbacher病和Joubert综合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AFP升高,AFP-L3和IgM正常。

诊断结果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病例分析

由位于11q22.3的ATM基因突变导致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是第二常见的隐性遗传性共济失调性疾病。

ATM基因的产物对于损伤DNA的监测和细胞周期中的G1到S期起着重要作用。ATM激酶磷酸化p53(一种抑癌蛋白)使其激活,p53能够对延迟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的蛋白起转录激活作用。这一延迟能够使细胞有机会修复损伤的DNA。当ATM激酶缺失时,p53无法阻止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下一阶段,会导致一系列的异常。

典型A-T患者早在儿童期便出现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眼-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免疫缺陷导致的感染复发、内分泌失调等症状。病人发生糖尿病、恶性肿瘤的风险也增加,特别是淋巴瘤和白血病。

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升高、免疫球蛋白A(IgA)或免疫球蛋白G(IgG)缺陷,以及染色体易位,如t(7;14)。

对A-T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如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控制感染。对运动功能障碍、挛缩、脊柱侧突可采用理疗和作业治疗等。

应当特别注意早期癌症的表现,如体重下降、水肿、疼痛。由于患者对射线的敏感性增加,应当尽量在检查时避免辐射。由于多系统受累及,A-T的预后较差,目前患者的中位存活年龄约为25岁。

编辑:杨洁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ystl/553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