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脑型共济失调的八个原则
时间:2018-5-19来源:预防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次
(1)开始时训练患者作小范围的平稳而又流畅的运动。范围随着患者的控制改善而逐渐加大。
(2)治疗应集中在训练患者在正常支持基底上(即站立时两足距离正常而不是患者由于害怕不稳定而使两足的距离加大)和在抗重力的位臵上训练平衡。
(3)发展在抗重力位臵上的平衡,第一步是使位臵尽量稳定其法是增加为提高稳定而设的固定点和进行压缩,如在支撑于桌或床上的上肢的肩部向下或在站位上通过骨盆向下进行的压缩。
(4)随着治疗的进展,治疗师减少对病人的辅助,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并逐渐采用下述的方法引导。
1)减少压缩的压力;
2)减少稳定性固定点的数目;
3)增大运动的范围,增加患者对平衡的需要;
4)从远端处理患者,迫使他去控制其较近端的部位;
5)让患者由慢到快地增加运动的速度,然后再降低之;
6)让患者反复尝试发起和停止运动,变换运动的方向,再不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再发起运动。
(5)改善言语的不协调,包括在稳定位臵上控制呼气和用手在肋上加压以助呼气。
(6)在近端加重量(沙袋)0.2kg~2kg以增加躯干和近端的稳定性以降低远端运动的错误。
(7)以后治疗集中在促进患者的稳定和在特殊位臵上的运动控制。
(8)要注意的几点:
1)在改善姿势稳定和平衡中,负重、压缩、交替轻拍、肢体的空间定位和控住等技术是有用的,可以结合情况应用。
2)对这类患者应用震颤是不适宜的。
3)PNF技术中的节律性稳定不适于用来建立这类患者的姿势和近端稳定,因患者的问题是要通过微细的肌控制以调节运动,而不是激发运动单位或保持固定的位臵。
4)在患者仍缺乏姿势稳定和平衡时,不宜在水中运动池中作直力运动,因浮力会加重。
- 上一篇文章: 老年痴呆症小脑萎缩使用炎干净3个多月
- 下一篇文章: 感动家族遗传史脑梗患者治疗两个月后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