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血栓就长这样,挺吓人的要想血栓

时间:2020-11-1来源:诱发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其他疾病类问答 http://www.fangchec.com/bfxxjy/6100.html

常说血栓,很少有人真正见过血栓。

郑州大医院副院长、血管外科专家王兵教授接诊了一位80多岁的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竟从他的下肢去除了一截10公分左右的血栓……

▲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

其实,相比下肢动脉血栓更加凶险的是脑血栓,也就是常说的脑梗。

哈医大四院的医生,就曾在手术中取出了堵塞患者脑部的完整的血栓。

▲脑部的完整的血栓(来源:新晚报)

这个"血栓"的主人今年42岁,是姓李的先生。

他几天前和几位朋友喝酒打牌到凌晨,回家后就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起床后,头晕得厉害,走到洗手间时,突然眼前一黑,瘫倒在地上,右侧手脚不好使,也说不出话来。

李先生的妻子拨打“”将他送到了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抢救。

通过医学设备,医生看到李先生的大脑里的血管里的血流已经变的稀薄(如左图)。

哈医大四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卓伯教授为李先生行了介入取栓术,取出血栓后,血流通畅旺盛(如右图)。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据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为什么人体内会有血栓?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

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血流变缓、血管损伤等,这种平衡会被打破,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什么人容易得血栓?

1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会引起小血管平滑肌阻力增加,血管内皮受损,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2遗传人群

包括年龄、性别及一些特定的遗传特征,目前研究发现,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

3肥胖和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种促进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这一疾病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使血管发生损伤。

4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和缺乏锻炼。其中,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5长时间不动的人

卧床、长时间不动等均是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教师、司机、售货员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也相对较大。

99%的血栓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检查时也可能显示指标一切正常。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我国心血专家胡大一曾说:10个心梗,9个可被预测;6个心梗,5个可以被预防。

而这个预防方法就是——走。

临床经验表明,每天一万步,有利于慢性病的稳定与康复,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的代谢物,甚至可以救人一命!

尤其是对稳定了的冠心病梗塞、心绞痛等患者!

如果一根血管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变得狭窄而闭塞,到最后可能会完全被血栓堵死,造成心梗等疾病,危及生命。

但若在它逐渐狭窄的过程中,其它正常的血管能伸出援手,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就能保证血流的畅通,并帮助心肌供血,就好比搭建了“支架”。

除此之外,它也能有效降低静息心率,坚持3个月左右,可以明显改善心率,保护心脏健康,改善血液循环。

所谓走步并非是呼吁大家暴走,而是有一定的技巧,否则心血管病还没有恢复,就会被关节病找上门。

走路“3+7”,更有效!

即:每天连续行走3千步,大约耗时30分钟,然后在一天内,零星累积剩余的7千步。

当然,循序渐进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腿脚不是很方便的老年人,一定得量力而行,走到微微有些气喘,但又不影响正常说话就可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yfby/1056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