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针推研病案讨论总结之脑梗死后遗症

时间:2018-3-28来源:疾病知识 作者:佚名 点击:

我们现在经历的那些,无论好的坏的,全部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度过那些摇摇晃晃的日子,所有艰辛也会内化成为力量,留下闪光又珍贵的回忆和一路上坚韧不拔的勇气。

本周主讲:宋瑞

主讲内容:脑梗死后遗症

一、病情概要:

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0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0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稍有好转出院(具体治疗不详)。2年前夜间突发右侧肢体无力,站立不能,行走不能,无意识不清,无头痛,无视物旋转,无一过性黑曚,家属立即将医院就诊,之后出现右侧面部活动不灵、言语含糊、吞咽困难等症状。住院期间以改善循环、营养神经为原则,予静滴液体(具体不详)及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对症治疗12天后,患者右下肢活动力量较前增强,右上肢可抬至头部,行走欠稳,右侧面部活动不灵无明显变化,出院后于家中自行锻炼。现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遂于我院我科住院。入院症见:右上肢精细运动差,右下肢活动欠灵活,左下肢活动稍欠灵活,行走欠稳,言语稍含糊,右侧面部活动不灵,抬眉力量差,右眼漏睛1mm,流泪,右侧耸鼻力量差,示齿口角向左歪斜,鼓腮右侧口角漏气,饮水漏水、进食夹食,食纳可,夜休差,夜尿3-4次,大便可,日行一次。

既往史:“脑梗死”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病史17年;“糖尿病”病史2年余;否认“冠心病”病史;“前列腺增生”病史2年余;“面神经麻痹”病史2年余;“双眼白内障”病史10月余;“右眼角膜炎”病史10月余。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晰,言语稍含糊。右侧额纹、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漏睛1mm,右眼睑下垂,贝尔氏征(+),示齿口角向左歪斜,鼓腮时右侧口角漏气。双侧乳突区无压痛。伸舌略向左偏,舌肌无萎缩及肌束震颤,咽反射尚灵敏。右侧肢体肌力IV-级,左下肢肌力IV-级,左上肢肌力V,双侧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未见不自主运动。右侧面部浅感觉较左侧减退,左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病理征(-);脑膜刺激征(-)。

理化检查:生化系列:直接胆红素7.8umol/L↑、间接胆红素12.1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9U/L↑、总蛋白测定61g/L↓、葡萄糖6.15mmol/L↑、钙测定2.09mmol/L↓、前白蛋白测定.20mg/L↓。血凝系列、血、尿、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全天血糖:空腹5.2mmol/L,早餐后2h7.5mmol/L,中餐前8.1mmol/L,中餐后2h15.6mmol/L,晚餐前5.3mmol/L,晚餐后2h8.6mmol/L,睡前8.8mmol/L,凌晨3点5.7mmol/L。外周动脉检查:双侧外周动脉僵硬度增高。胸部X线:1、主动脉型心影;2、两肺纹理增多,左肺上野纤维硬结灶。腹部彩超:1、胆囊壁毛糙,双肾囊肿,肝胰脾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未见明显异常。颈部彩超:右侧锁骨下动脉及双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心电图:1、窦性心律;2、ST-T改变ⅡⅢavf“vs”型,电轴左偏-36°。颅脑MRI、DWI、MRA:1、右侧颞顶叶脑梗塞;2、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梗;3、双侧额顶叶皮层下缺血灶;4、脑白质变性;5、脑萎缩;6、右侧大脑中动脉MI-3段信号缺失;7、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右侧大脑后动脉符合动脉硬化改变。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中风病(痰瘀内阻兼气虚);西医诊断:1、脑梗死后遗症;2、面神经麻痹;3、2型糖尿病;4、高血压病2级;5、前列腺增生;6、双眼白内障;7、右眼角膜炎

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以化痰除湿、祛瘀通络、益气扶正为法,予针灸、配合电针治疗;西医予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以调脂稳斑、皮下注射甘舒霖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片以降糖、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以降压、穴位注射腺苷钴胺以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二、讨论过程:

以上是这个病人在我们科室住院时的情况,欢迎大家开始讨论

对于这种病人,病程两年,康复训练或者针灸的效果如何?

效果不好,但有一定作用。

出院时病人能达到什么预期效果?

短时间的住院治疗,对于患者中风后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并无明显效果,但可以改善当前一些不适症状,如睡眠问题。

我们在临床常碰到很多失眠病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印堂留针到次日清晨、配合体针。

也可用贴耳穴,选穴:神门、肝、心、脾、胃等。

可在睡前扎针,体针选三阴交、补照海、泻申脉,再辩证取穴。

我们进行针刺时常选取主穴:百会、两侧旁神聪、强间、枕上旁线、风府、安眠、翳风,其他辩证取穴,临床效果尚佳。

三、关于本疾病的详细介绍:

脑梗死后遗症:

脑梗死后遗症:脑梗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发病6月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梗死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脑梗死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后遗症期的治疗重点以防止脑梗复发,改善症状为主。有的患者在发病一年内能够坚持服药,一年后就忽视了可靠用药;有的患者认为只要坚持锻炼,控制好饮食,吃不吃药没关系。只靠锻炼和饮食调节,这是一级预防,是对尚未发生脑梗病变,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的一种防病措施。对已经发生了脑梗的患者来说,要防止复发并继续改善症状,让它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除注意清淡饮食,功能锻炼,控制好血压血脂外,最重要的还是可靠用药对脑梗病因的持续性防治。脑梗五年的复发率是30%以上,而一旦复发,患者及家属将面临更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所以说与其发病再治,不如未发先防。脑梗是慢性病,而且多发于60岁左右的老年人,选择用药的重点,除对脑梗病因如动脉硬化等有针对性的防治作用外,还应具备长效、安全、无耐药性、剂型合理、剂量小的优势,这才是真正适合中老年脑梗病人长期服用的最佳二级预防用药,而能够着眼二级预防进行二次研发的临床重点用药,就是脑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首选用药。

中医称脑梗死后遗症为“中风病”。《灵枢·刺节真斜》谓:“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正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指出:“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奏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之功,并能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缺血组织供氧,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凡诸病之气,皆为气(神经)血(血液)不能宣通所致,故以针刺开导之,欲施针之有效,必详知脏腑与经络,洞悉邪气所伏之处,矣取俞穴,必中肯綮,中风偏瘫其病体运动功能障碍主要与阳气推动乏力有关,故取手足三阳经腧穴,而又以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为主,便能达到事半功倍。

此类患者的注意事项:1、情绪安定,生活规律,禁忌烟酒等刺激性物品和动物脂肪过多的食物;2、要保持身体清洁,经常洗擦,加强褥疮的护理与防治;3、肢体可进行活动时,可进行适当的轻便活动,同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但不宜过度疲劳。

出品:宣传部

岐黄针研感谢您的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jbzs/802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