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类型治疗及预防

时间:2021-8-6来源:疾病危害 作者:佚名 点击: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位居世界第2位,而脑梗死占据整个脑血管病的60%~80%。其与心脏病和恶性肿瘤共同构成大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方率高、并发症多、治愈率低的特点。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01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指脑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因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所致的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其发病机制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动脉炎等有关。

临床表现: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病情多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3、通常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但当大面积梗死或基底动脉闭塞病情严重时,意识可不清,甚至出现脑疝,引起死亡。4、临床表现取决于脑梗死的大小和部位,出现各相应动脉支配区的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抗脑水肿、降颅压、脑保护等措施。在<6小时的时间窗内有适应症者可进行溶栓治疗。

02腔隙性梗死

腔隙性梗死是指直径在0.2~15mm位于深部白质的微梗死,多由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引起。

临床表现:1、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患高血压病。2、临床特点是症状较轻、体征单一,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临床上有四种常见的综合征:(1)单纯运动性轻偏瘫(2)单纯感觉性卒中(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4)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治疗:1、积极控制血压,控制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2、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剂。3、应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钙离子拮抗剂减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液循环。

03脑栓塞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液进入脑动脉造成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心源性栓子最常见,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纤颤。

临床表现:1、青壮年多见。2、发病无明显诱因,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在数秒或几分钟之内症状即达到高峰。3、脑栓塞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或局限性癫痫发作。4、大多数患者伴有心脏病或者心脏手术、长骨骨折或其他部位如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

治疗:脑部病变的治疗基本同脑血栓形成,溶栓、降纤治疗宜慎用,以免引起出血。2、抗凝治疗。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同脑血栓形成。

04脑梗死的预防

日常预防:控制血压,此为预防脑梗死最为重要的措施,患者平时应加强锻炼,减少钠盐和酒精摄入;合理饮食,多吃蔬果,减少脂质摄入,平时饮食应少盐少油,尽量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戒烟;控制血糖;保持健康体重;合理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药物预防: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抗凝药物肝素、华法林等。

END

编辑:林帅军

版权声明:此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jbwh/1188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