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技术传递能力紫云组团式医疗帮

时间:2024/9/12来源:治疗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开展16项新技术新项目,带医院骨干医师完成“30项首例”,“师带徒”培养18名本土技术骨干……医院外一科开展首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望着眼前罗列的一个个数据,贵州省安顺市医院院长孙政内心欣慰之余还有一丝焦急,“‘五个中心’就差卒中中心还在建设中,”孙政扶了扶眼镜,“这件事不完成,我放不下心。”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因自然环境等因素,医疗条件相对较为落后,让群众有“医”靠,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刻不容缓的民生大事。根据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工作部署,粤黔两省省委组织部、省卫健委、省乡村振兴局对“组团式”医疗帮扶的工作要求,医院立足“紫云所需”,发挥“组团所能”,年以来,截至目前,已选派3批医疗帮扶团队,到医院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年8月,广州市南沙区卫健系统潘敏杰带着第一批“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到医院展开医疗帮扶工作,潘敏杰挂任医院副院长,分管急诊科和“创伤中心”建设,其余3名医师在皮肤、口腔、影像等科室坐诊和传授医技。年6月,在第一批帮扶团队离开紫云前,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孙政带着第二批“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到达紫云,继续“健康接力”。孙政挂任医院院长,其余4名帮扶医师在普外科、骨科、泌尿科和眼科传授医技、开展诊疗工作。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复合性外伤生命垂危患者“一到紫云,团队立即开展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科室访谈等多种形式的工作,”孙政说,“我们在了解并掌握紫云医疗医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医院急需突破的薄弱环节、新增具有紫云特色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切入点,力所能及让老百姓看上病、看得好病。”“感谢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再次想起入院治疗时的点点滴滴,61岁的胡艳红(化名)依然满怀感激之情。年6月,紫云自治县环卫工人胡艳红,因交通意外送往医院急诊科,医院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直接送往手术室进行抢救治疗。“我们在术中发现患者腹腔积血约ml,失血量接近人体总血量的一半,患者家人焦虑万分,一度想让患者转院救治。”该院外一科主任廖平说,“患者生命垂危,转院会错过黄金时间,我们一边安抚家属,一边与时间的赛跑积极救治。最终,胡艳红转危为安,顺利治愈出院。”如今,胡艳红术后恢复良好,生活已能自理。该院医生多次回访,为她详细讲解后期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医者仁心,感恩我们遇到了好医生、好医院。”胡艳红说。回访结肠癌患者今年7月,紫云自治县73岁患者邱淑琴(化名)因突发失语及右侧肢体障碍入院,经诊断确认为急性脑梗死。“我们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确认急性脑梗死。经MDT讨论后,立即给予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并在患者家属的同意下进行了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术+血管内取栓术,最终成功打通了患者的闭塞血管。术后患者言语清晰,肢体力量从0级恢复到3级,目前已康复出院。”“该手术是全县首例溶栓桥接取栓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在神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介入治疗全病种覆盖,大大减少了紫云医院的转诊率,真正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将为全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便捷的医疗服务。”孙政说。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的病例,在医院越来越多。孙政带领帮扶团队瞄准短板,精准发力,医院医疗技术空白。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16项,其中普外科3项、泌尿外科3项、骨科7项、眼科3项,不断丰富完善紫云医疗服务水平,医院服务更贴心,群众看病更舒心。师带徒签约仪式 7月18日17点,在医院病理科,帮扶专家唐昭亮正聚精会神通过显微镜分析诊断病理切片,完全没有留意到走近自己身旁的记者一行。“短短一个月内,唐老师已主导或参与完成近个病理诊断,让我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长有所用。”该院病理医师孙小青是唐昭亮所带的徒弟之一,唐昭亮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操技术,令孙小青钦佩不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疗帮扶队留下技术和能力,让当地医生迅速成长、独当一面,是组团式医疗帮扶的重点目标之一。年6月6日,何敏超、唐昭亮、郭俊杰、梁璐、袁诗文、蔡进6位分别来自神经内科、病理科、放射科、耳鼻喉科、风湿免疫科以及医保办DIP支付方面的专家,作为医院派驻紫云进行医疗帮扶的第3批成员,迅速投入工作尽显身手,不断为紫云医疗带来新理念、新技术。“结对帮扶以来,通过‘师带徒’1+3的签约模式,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队切实做到了一对一、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变输血为造血’,医院培养了18名技术骨干。”紫云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局长谢朝军说。DIP付费方式培训在团队“师带徒”传帮带作用下,医院实现了自建院以来,第一例由本院医师主刀完成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第一例前列腺电切术等共计30项首例手术,不仅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空白,更大力推动了该院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和眼科的高质量发展。王建江是医院首个主刀完成该院首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医师,对于曾经在医院医院普外科学习的王建江而言,从初步接触到旁观学习,再到深入了解直至完全掌握整个手术历程,最终主刀成功完成该手术,无疑是他个人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操作的一次突破和飞跃。“术前,孙政院长多次针对胃肠手术相关的解剖、手术步骤及术中需要重点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zlyy/1439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