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阿司匹林为什么脑梗死还会复发医生
一、阿司匹林剂量不足,小于75mg/d有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证据表明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有效剂量为75~mg/d,且需要长期服用。如果每天的治疗剂量低于75mg,对于多数人不能达到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目的;而每天超过mg,不但不能增大其预防血栓作用,反而会增加其毒副作用。
二、病人不按医嘱服药,间断或不依从阿司匹林在体内的分解产物通过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的作用。但由于血小板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7天,随着体内新生血小板的不断诞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会恢复。因此只有每天坚持服用有效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
三、没有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很多脑梗死患者认为自己吃阿司匹林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想干嘛就干嘛,只要按时吃阿司匹林就行了。但殊不知,脑梗死患者除了合理、规范的长期服用药物来预防脑卒中复发外,还应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好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调整血脂代谢、改善糖代谢异常等方式综合干预,才能使脑梗死患者尽可能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再发风险。
四、患者可能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病人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可能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对于阿司匹林敏感性差、反应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复发脑卒中。当然了,阿司匹林的质量、基因差异、共用药物间的干扰(非类固醇抗炎药)、个体吸收差异,或不耐受,过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阿司匹林的疗效
五、没有进行多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协同控制引起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原因同时存在所致。而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是存在关联的,若没有进行多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协同控制,都可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应兼顾对糖代谢、脂代谢、尿酸代谢等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此外,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对脑梗死复发有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过度疲劳、暴饮暴食、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
相关阅读:
一觉醒来就落枕?养成3个好习惯,预防落枕很简单
一熬夜,脸上就挂着眼袋怎么办?两个简单方法,让眼袋“消失”
小小赞赏
- 上一篇文章: 脑梗死与脑网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