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玩两小时手机,两个24岁小伙小脑梗
在脑血管病一体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癫痫、阿尔兹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记忆门诊等方面,浙大一院神经内科走在全国前列。
在神经内科主任罗本燕教授的带领下,经过五年多努力,浙大一院神经内科团队对内和浙江大学建立了多学科合作,对外和国际上多名学者联手,打造出了目前国内领先的从事意识障碍预测和干预的强有力队伍,并正逐步实现科研临床一体化。
卒中盯上年轻人
青年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10%
“现在脑卒中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前几天,科室连续接诊了两个年轻的脑卒中(脑中风)患者,都是90后,都爱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青年脑卒中要引起高度重视了。”昨天,罗本燕教授对记者说了最近碰到的典型病例。
小郑(化名),24岁,标准90后,平时爱好健身,身体底子不错,平时饮食起居也还算规律。小郑特别爱玩电子产品,属名副其实的低头族:只要有空,就低头玩手机打游戏。每天下班后,是小郑最放松最惬意的时候,玩手机游戏,看iPad追剧,日子过得挺逍遥。
上个周末,小郑瘫在沙发上,连续低头不间断玩了2个多小时“吃鸡”游戏,等他终于感觉到眼睛脖子酸胀,抬头放手机准备歇歇时,一阵头晕袭来。
“那时就觉得眼前冒金星,整个人天旋地转的,我想起身去床上躺躺,路都走不稳。”小郑回忆道。
家人赶紧把他送到浙大一院神经内科看急诊,接诊医生安排小郑做了头颅磁共振,发现他小脑梗死,紧急收治到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无独有偶,同样是24岁的90后小刘(化名),也因低头连续玩了2个多小时手机后,突发头晕,步态不稳来到浙大一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同样诊断为小脑梗死,被收治入院。
进一步住院评估后,医生发现,这两位90后患者脑梗死的原因,都与颈椎动脉夹层有关。好在两人的梗死程度还算轻,药物治疗就可处理。
近三年浙大一院神经内科
连续收治近60例颈部动脉夹层患者
青年卒中是指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生的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10%左右,以缺血性卒中为主,其中男性居多。而颈部血管夹层导致的卒中约为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在小于45岁的青年中的比例可高达8%-25%。
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卒中开始“盯”上年轻人,青年卒中的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
“像上面的两位90后卒中患者发生脑梗死,都与椎动脉夹层有关。”罗本燕教授说。
那么,椎动脉夹层是如何发生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发生椎动脉夹层?
“可能与他们平时长时间低头和用力转动脖子有关。”罗教授解释,创伤(非开放性)是发生椎动脉夹层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生动脉夹层不一定与运动剧烈程度相关。其他一些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特殊的头位:长时间低头、咳嗽、擤鼻涕、颈部按摩,或从事某些体育活动,如举重、打羽毛球、高尔夫球、网球及做瑜伽,还有紧急刹车时头部惯性前倾等,都可能导致椎动脉夹层。”
据了解,近三年来,浙大一院神经内科已连续收住近60例颈部动脉夹层患者,平均每年20例左右,其中大部分是青年卒中患者。
冬季是脑卒中高发季
高危人群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脑卒中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它有致命的危险,许多患者因脑卒中而致残。
“冬天,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是脑卒中的发病高峰期,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罗教授说,此外,患上感冒、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会加大心脑血管的负担,所以也应注意预防这类呼吸系统疾病。
罗本燕教授提醒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高糖高盐饮食,是脑卒中的致病危险因素。因此,想预防脑卒中,应尽量避免上述危险因素,或将已有的基础性疾病控制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最大程度上避免脑卒中的发生。若出现头晕、颈部疼痛等不适,甚至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黑矇、口角歪斜、复视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作为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浙大一院神经内科开设了全天候神经内科卒中门诊(急诊大厅),每周一下午还有脑血管病专科门诊。
记者金晶通讯员王蕊
?来源:都市快报记者金晶通讯员王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精彩
1
丽水一企业排污超标35倍,被罚52万!如今停产整治了2
丽水“夯先生”自拍淫秽视频被判11年!本人不服提出上诉,结果……3
丽水市区春节期间暂停咪表停车收费!具体时间在……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北京壬九馨康中医田丰治疗隐形杀手小脑
- 下一篇文章: 脑梗死知识小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