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术后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相

时间:2017-7-30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沈波,张海娟,李琳,余琳

医院神经外科、临床营养科

  目的:探讨大面积小脑梗死术后患者早期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提供参考。

  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术后患者49例随机分为3组,A组(12例)为常规鼻胃管肠内营养组,B组(18例)为鼻胃管辅以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组,C组(19例)为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组。监测各组在肠内营养开始后3周内的腹泻、反流、误吸、上消化道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

  结果:3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B组及C组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全部P<0.05),其中C组最低(与B组比较,P<0.05);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则以C组较低,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P2=0.;χ23=4.,P3=0.),而A组与B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P1=1.)。

  结论:鉴于大面积小脑梗死术后患者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已不适宜采用常规鼻胃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于预计病程较短的轻症患者可酌情采用鼻胃管辅以胃肠动力药物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途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是重症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的首选肠内营养途径。

原文参见: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4(6):-.

赞赏

人赞赏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价格
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ystl/701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