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它有哪些临床表现会

时间:2016-11-23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主要是指大脑半球深部脑白质和(或)脑干的微小动脉透明变性、深穿支动脉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的腔隙,它占脑梗死的0%。病灶多见于大脑深部白质、基底节、放射冠、丘脑及脑干,基底节区发病率最高,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大小一般在3~4mm,较大者可达15~0mm。

病理改变

高血压和糖尿病导致的小动脉及微小动脉管壁透明变性、闭塞。主要包括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大脑后动脉的丘脑膝状体动脉和基底动脉旁穿支。腔隙性梗死的大小取决于血管闭塞部位以及受累血管的解剖结构。

A-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分支,B-大脑后动脉的丘脑膝状体动脉,C-基底动脉旁穿支动脉(桥脑支)

有哪些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或无力、动作笨拙、眩晕、记忆里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等。主要的临床体征有说话语速减慢、语音语调变化、轻度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等,一些还会出现共济失调。

有哪些检查方法

1、颅脑CT腔隙性脑梗死早期尤其是4小时内,脑CT较难发现,一般发病1~周内的病灶CT可清晰显示,深穿支供血区单个或多个直径3~15mm的病灶,呈圆形、卵圆形的腔隙性阴影,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现与病灶的部位、大小及检查时间有关。

、颅脑MRIMRI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比CT优越,可在缺血不到小时即可显示细胞性的脑水肿,可较早发现病灶,并且可发现更小的病灶。

会有后遗症吗?

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较好,死亡率及致残率较低,但是容易复发,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取决于病灶的部位、数量和大小等。如果反复多次发作,会产生很多的认知功能的障碍,表现为记忆力的下降、计算能力的下降,还是应该值得重视的。

公告声明: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ystl/167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