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ldquo脑梗死rdquo治
近日,医院神经外科通过“动脉取栓术”救治了一名脑卒中患者,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住院仅一周就康复出院了。
63岁的王先生因为右侧上、下肢完全不能活动、神志模糊、口齿不清,被家属紧急送至该院急诊科,急诊科第一时间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头颅CTA检查显示: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大血管闭塞!
急诊动脉取栓术
该院神经外科许文辉主任领衔的脑血管团队立即实施急诊动脉取栓术,通过SOFIA导管吸栓,从股动脉穿刺到闭塞血管完全开通,用时仅仅11分钟!最大程度挽救了患者受损的脑组织,术后患者右侧上、下肢立即恢复正常活动。
对于急性脑梗死(缺血性中风)患者而言,很多患者会错过4.5小时的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动脉取栓,是另一种有效方法。动脉取栓就是用外力把堵塞血管的血栓取出来,对于大血管闭塞所导致的脑梗死,这是目前国内外一致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大大减轻家庭的负担。
该方法主要通过脑血管介入的手段,将取栓装置送至血管闭塞处,进行机械性碎栓与取栓,以达到恢复血管再通的目的。
脑卒中的医院,才能得到及时诊治。但脑卒中患者发病前的早期症状往往未被重视,就会导致就诊延迟,耽误黄金治疗期。对市民而言,如何判断家人是否出现脑中风呢?其实记住简单的“卒中口诀”就可以了:“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链接
医院是本地区唯一能进行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医疗机构,成立于年年初的卒中救治中心(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影像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联合)模式充分整合资源,展示了强大的急救团队优势。
专家手术中
取栓技术日新月异,从刚开始的单纯支架拉栓(“1.0”时代),到中间导管抽吸+支架拉栓SWIM技术(“2.0”时代),再到现在的抽吸技术ADAPT技术(“3.0”时代)。
抽吸技术(ADirectAspirationfirstPassTechnique,ADAPT)是指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的术中,以直接抽吸作为首次通过技术的方法,简单点说就是直接抽吸打头阵的取栓方法。抽吸技术相比较支架拉栓技术,有“开通时间更短、对血管内膜损伤更小,术中血栓向远端逃逸几率更小,整体手术费用更少”的优势。
继年5月22日,吴达副主任医师顺利开展了宜兴地区首例ADAPT吸栓术,医院卒中中心已成功开展ADAPT吸栓技术十余例。目前该中心已经累计开展动脉取栓余例,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手术与介入治疗近千例。
该院卒中中心医生24小时值守,医院急诊后,立即进入“脑卒中绿色通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神经外科六病区医生团队
专家介绍
许文辉
大外科主任,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省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院党委委员,外科党总支书记。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神经创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全国重症康复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与神经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神经外科专业颅脑损伤专业组副组长,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无锡市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无锡市神经外科质控中心副主任,江苏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无锡市医疗损害鉴定技术鉴定库专家,无锡市宜兴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积极开展神经重症、创伤、脑脊髓肿瘤、脑脊髓血管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手术,对神经外科疾患救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5年来发表SCI论文8篇,中华级论文4篇,核心期刊30余篇。带教研究生10余名。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2部。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项,无锡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医院获奖20余项。
吴达
神经外科科秘书,副主任医师,宜兴市第八轮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学组委员,宜兴市医学会神经、精神学组委员,医院卒中中心秘书。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在职硕士。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及颅脑外伤的诊治。近年获得江苏省卫计委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项,宜兴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医院先进工作者,并获卫生局嘉奖。周三下午“脑血管病专病门诊”坐诊。
周志平
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年医院神经外科进修。自年开始分别担任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组、NICU主诊组的主诊医师,率先开展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工作,擅长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及各类重型颅脑外伤的诊治。现任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多次被评为院及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
供稿:沈春升
组稿、编辑:王丽琴
制作:张铮毅
校对:余琰
审核:范咏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脑萎缩和脑积水的鉴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