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内科年急性
医院神经内科自加入卒中联盟以来,除了继续探索积累形成自己的专科诊疗特色以外,切实提高神经内科最大病种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救治水平更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而提升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绿色通道的效率、提高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率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一环。
急性脑梗死又名缺血性卒中,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突发脑组织区域性血液供应障碍,继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突发脑神经功能障碍(失语、偏瘫、吞咽障碍甚至意识障碍等)。这种疾病有“四高”,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是目前国人第一致死、致残性疾病。根据中国卒中学会最新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万,每年死于卒中的患者约万。卒中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对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了重大负担。
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手段,可以通过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缺血半暗带”,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病后生活质量。但静脉溶栓有“治疗时间窗”(发病4.5小时内)限制,在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获益可能性大、出血风险小,超出时间窗的静脉溶栓,则获益机率降低、出血风险显著增大。我国接受静脉溶栓患者仅不到2%,究其原因,临床医生决策经验不足、过度担心出血风险、超早期静脉溶栓绿色通道运行效率低下以及公众对卒中科普知识的欠缺均是导致静脉溶栓治疗率极低现状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神经内科唐都勇主任组织全科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自年初开始,全科医生护士每月定期召开卒中质控月例会,其中静脉溶栓是重点,接诊经治医生PPT详细汇报分析本月每一例在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内病例(不管有无最终接受溶栓治疗),唐主任组织大家积极参与每一例讨论,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分析不足,精准点评。讨论中还结合最新国内外相关文献,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医生病情评估和临床决策水平。
提高绿色通道效率也是月例会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对影响制约急诊接诊到溶栓开始时间(DNT)的因素进行了共性及个体化分析。为提高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效率,全科医疗护理人员群策群力,在现有绿色通道流程基础上重新进行规划优化,各个关键环节明确分工和职责,力求最大限度缩短DNT。
我们也派遣我们的医生参加静脉溶栓学习班、卒中质控培训班等活动,在与同道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我们临床诊疗决策水平。
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团队在王凤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科室的卒中质控工作中来,认真参加每一次月例会,积极参与绿色通道建设优化、缩短DNT讨论,在每一例静脉溶栓患者的紧张救治中,护士与医生完美配合,严格规范执行溶栓全程各项护理操作,为科室提高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救治水平贡献了她们的力量。
通过全科一致努力,年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至年底,神经内科共静脉溶栓近百例,远远超过年。由于我们超早期评估决策水平提高,DNT明显缩短,平均DNT时间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0%以上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快、恢复好,无一例患者出现溶栓后严重不良反应,极大减轻了这部分患者及家庭的负担。
年,三院神经科将继续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相信未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神经外科、药剂科等兄弟科室的有力协作下,必将进一步提升医院神经内科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医疗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我院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绿色通道效率和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供稿:代晓红
编辑:仉琳琳
投稿邮箱:sdpdsy
.- 上一篇文章: 小脑萎缩患者的饮食宜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