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故事长嫂为母伴你一生
“来,擦把手,张开嘴,吃饭了”,如果单听声音,人们会以为是家长在照顾不懂事的孩子,真实的场景却是一个嫂子在照顾患有严重小脑萎缩的小叔子,小叔子的表情呆呆的,嫂子帮他洗脸、穿鞋,和他说话的时候,他总是有意无意的发出咿呀的声音……她就是通北局朝阳林场防火塔瞭望员王春光的妻子于桂云。
记者走进于桂云的家,就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压力。家里的窗户很小,阳光进来的很少,地板上的红油漆已经掉色了,厨房里只有一个灶台,一口锅,几个装菜的铁盆已经变了形,即使外面的天气很好,在屋内还是能闻到一股潮湿的味道。
今年53岁的于桂云身形很单薄,年纪不大但是脸上布满了皱纹,头发已经半白,牙齿脱落的厉害,前齿只剩两颗,如果她自己不说年龄,看上去就像上了年纪的老人,但是她已经照顾两个小叔子有4、5年的时间。朝阳林场的居民都知道王春光、于桂云夫妇,也知道他们带着儿子生活在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屋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家里还有两口人,那就是丈夫王春光的两个弟弟,王春复和王春利,她的两个小叔子一个患有精神疾病,一个小脑萎缩影响智力,他们两口子默默照顾两个智力残疾的弟弟已有数年,即便家境清贫,夫妻俩又身体不好,但是对两个弟弟始终不离不弃。
旁边坐着于桂云的丈夫,他一边照顾着患有精神病的弟弟一边对记者说:“要不是我媳妇一直照顾我的两个弟弟,我真不知道我们这一家人应该怎么办,家里日子过的不宽裕,我的两个弟弟智力都有问题,我白天上班,下班后给别人家干点零活维持生活,儿子26岁,我们没钱给他成家,他就去了外地打工,自己养活自己。只是苦了我媳妇儿,家里外面两头忙,操碎了心!”提起媳妇于桂云,丈夫心疼的几度硬咽。
即便生活艰难,于桂云依然把两个残疾的小叔子照顾得很好,公婆去世后,作为嫂子,于桂云觉得自己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她就像照顾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每天给他们喂水喂饭,帮他擦脸,换衣服,没事的时候带他们出去散步。弟弟们的头发长了,她就给剪剪,胡须长了,就为他们剃胡须,指甲长了,就为他们修剪指甲。这几年来,两个小叔子的智商一直停留在几岁童年孩子一样的智商水平,除了自己知道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他的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与人交流的能力。于桂云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常年服药,而两个小叔子的病情需要每年定期去复查,现在已经欠下六七万的外债,光靠她们一家三口人打零工,难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于桂云夫妇的性格又老实憨厚,家里的困难不愿向别人说起,很多人并不知道她家的状况。后来场里领导在常规走访时了解到于桂云的情况后,为他们夫妇安排到场里工作来减轻生活压力,并在年节的时候为他们送去油和米,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
于桂云说“我这几年落下个头疼的毛病,医院看看,疼的受不了就在家里躺上两天。家里条件不好,吃的菜都是自己家院子里种的,一年也不买几次肉吃,过年的时候能买点排骨给全家人改善改善伙食,场里领导很照顾我们,经常给我们送来米、面、油,来保障我们的基本生活。我们这个大弟弟精神不好,常常站在路口,看见路人就给人家“开支票”,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有的时候我做饭的功夫,他自己就走丢了,找不到家了,邻居们看到他就给我送回来,这几年多亏了大家对我们的照顾。
于桂云总说,自己照顾弟弟就跟哄小孩一样。他们不爱吃的菜,讨厌做的事,这些习惯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这几年在照顾两个小叔子的过程中,有苦楚也有幸福。她说“我这两个弟弟,精神都不好,我丈夫又得上班干活,我也抽时间干点零活,如果没有我照顾他们,他们根本没办法独活,不管日子多难,我都得让他们活着”说到这,于桂云流下了眼泪,因为生活的压力,她一直没有多余的钱用来镶上牙齿,谈吐间,她说的每句话都体现了生活的窘迫,可是再艰难的日子也没有摧毁她照顾家人的决心,满眼的坚定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为嫂子照顾智障弟弟无怨无悔、尽心尽力的慈母之心,长嫂为母这四个字在于桂云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耳边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声音:来,洗洗手,我们准备吃饭了……
记者:魏微
编辑:李晓梅
审核:周鸿雁
?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多系统萎缩的康复理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