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王仲朝前降支开口病变行DK
『推荐理由』此患者前降支开口病变,累及左主干,回旋支自开口%闭塞,从右冠脉侧枝来看回旋支较大,故考虑分叉处双支架。术中应用PILOT导丝打开回旋支,经球囊扩张后证实术前推断,遂决定行DK-Crush技术。术后查血栓弹力图示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仅为21.6%,遂换氯吡格雷为替格瑞洛。患者术后1月余复诊感觉良好,证实其效果。病史资料(男,46岁)
就诊时间:年4月。
主诉:发作性胸憋痛1月余,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1月前开始间断出现胸憋痛,伴出汗,不伴肩背部放射痛、气短、恶心、呕吐、咳嗽、咳痰、反酸烧心等不适,多于活动时出现,持续约5-6分钟自行缓解,未在意,1天前胸憋痛症状反复出现,休息状态即有出现,持续约5-6分钟,就诊于我院急诊,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片、硝酸甘油、替罗非班”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既往史: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血压为/mmHg,曾口服“替米沙坦”,后血压正常,未再服药。陈旧性脑梗死7年余,1年前再次出现脑梗,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片”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后遗症。发现双侧颈动脉狭窄1年余。
个人史:吸烟20余年,10支/天,已戒2年。间断少量饮酒。
入院检查查体:BP/80mmHg。神志清楚,正常面容,查体合作。双侧颈静脉未见充盈及怒张,双侧颈动脉未见异常搏动。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6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4.33mmol/L,甘油三酯:2.5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3mmol/L。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凝均正常。
X线胸片:未见异常。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1次/分,Ⅰ、aVL、V2-V5导联ST段压低0.05-0.1mV,aVL、V2导联T波倒置。
心脏超声:LA39mm;LVIDd49mm;EF67%。左房稍大,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未见异常。
颈动脉彩超: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不光滑,斑块形成,左侧增厚,左侧颈内动脉斑块形成。
初步诊断入院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陈旧性脑梗死;双侧颈动脉狭窄。
危险评估: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双侧颈动脉狭窄,心电图示ST-T段改变,GRACE评分为高危患者。
用药情况:1)拜阿司匹灵mgpoqd;2)氯吡格雷75mgpoqd;3)阿托伐他汀20mgpoqd;4)倍他乐克12.5mgpobid。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入院第三天
造影结果(一):
造影结果(二):
造影结果(三):
造影结果(四):
造影结论:左主干末段狭窄约50%,前降支开口及近段狭窄约50%~85%,近中段局部可见肌桥(收缩期压迫约60%~70%),第一对角支开口近段及中段弥漫病变狭窄约50%~80%,回旋支开口%闭塞,中间支近段狭窄约90%,右冠近段狭窄约30%,PD近段狭窄约30%~80%,侧支循环形成:右→左。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决定行PCI治疗。
PCI过程手术过程(一):选择Launcher导引导管(6FEBU3.5,Medtronic),选择PILOT50无法通过LCX开口闭塞处,换用PILOT通过LCX开口闭塞病变部位至远端,选择Runthrong导丝进至LAD远端,选择1.25×6mm、2.0×12mm于LCX近段病变行预扩张。
手术过程(二):
手术过程(三):选择2.0×12mm对LAD开口及近段行预扩张。
手术过程(四):于LAD近段植入2.75×23mm支架。
手术过程(五):LM末段至LCX近段植入3.5×33mm支架,于LM至LAD预置一3.5×12耐高压球囊。
手术过程(六):LCX支架释放后撤出支架球囊及导丝,扩张3.5×12mm预置球囊,挤压LCX支架突入LM部分。
手术过程(七):导丝通过支架网眼再次送入LCX远端,置入1.25×6mm球囊扩张支架网眼。
手术过程(八):选择2.0×12mm扩张LCX开口处支架网眼,选择3.5×12球囊送入LAD完成第一次球囊对吻扩张。
手术过程(九):于LM至LAD近段串联植入3.5×23mm支架。
手术过程(十):
手术过程(十一):导丝通过支架网眼再次进至LCX远段,选择小球囊扩张支架网眼后再选择3.5×12mm耐高压球囊扩张LCX开口处支架网眼。
手术过程(十二):选择3.75×12mm耐高压球囊于LM-LAD支架内行后扩张。
手术过程(十三):完成第二次球囊对吻扩张。
手术结果:
PCI术后术后给药情况:拜阿司匹灵mgqd;氯吡格雷75mgbid;倍他乐克12.5mgbid;阿托伐他汀20mgqd。
术后心电图:
血栓弹力图:凝血全貌基本正常,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仅为21.6%,阿司匹林血小板抑制率73.6%。给予停用口服氯吡格雷,改为口服替格瑞洛抗栓(后因患者因素未能复查)。术后1月门诊复查无不适主诉。
病例总结此患者前降支开口病变,累及左主干,回旋支自开口%闭塞,从右冠脉侧枝来看回旋支较大,故考虑分叉处双支架。术中应用PILOT导丝打开回旋支,经球囊扩张后证实术前推断,遂决定行DK-Crush技术。术后查血栓弹力图示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仅为21.6%,遂换氯吡格雷为替格瑞洛,可惜未能复查,但患者术后1月余复诊感觉良好,证实其效果。
医师简介王仲朝,硕士,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年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年取得心内科主治医师资格,同年,考取山西医科大学硕士,专业为冠心病介入,年7月取得硕士学位,年取得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年考取山西医科大学博士,目前博士在读。为山西省儿童先心病治疗专家组成员、秘书、山西省心血管介入质控部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先心病介入。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多少钱北京中科医院- 上一篇文章: 15日起封闭小黑河桥大黑河桥两侧辅道80
- 下一篇文章: CT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指南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