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nbspHFABP检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是近些年推出的心肌标志物。众多研究表明血清H-FABP能识别超急期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胸痛发病6h内的患者,对决定是否住院、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有很大帮助。它是一种在心肌细胞质中含量丰富的小分子蛋白,在心肺疾病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价中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脂肪酸结合蛋白是一种更为敏感的反应组织损伤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尤其是H-FABP,H-FABP在急性脑损伤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如何?H-FABP和急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有何关系?检测H-FABP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价中的临床价值如何?本研究通过对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H-FABP脑梗死急性期的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拟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治提供指导。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年1月至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例住院患者,患者均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男65例,女61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1.6±5.9)岁,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其中未规律服药或血压控制不理想者31例;高脂血症患者5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血糖应激性增高17例。
2.方法:分别抽取患者发病后30min、1h、3h、6h肘静脉血,以检测血清H-FABP水平,用EDTA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min内于2~8℃×g离心15min,将标本放于-20℃保存,提取血清μl,用同一批号试剂测定。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H-FABP水平,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H-FABP水平高于10μg/L为异常。
各项相关指标选取标准如下:(1)最大脑缺血面积:按照椭圆图形或圆形计算最大脑缺血面积;(2)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分别为≤50岁、51~60岁,>60岁;(3)意识:分为正常、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4)高血压标准: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5)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6)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加随意静脉血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或葡萄糖耐量试验时,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7)血糖应激性增高入选标准:急性发病后测血糖高于≥11.1mmol/L作为入选条件,排除既往糖尿病病史,排除继发性高血糖,排除急症、高血糖性昏迷、肿瘤、最近3个月未服用任何调节血糖药物及自身免性疾病等疾病。
3.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分析,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与血清H-FABP水平的关系: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与血清H-FABP水平分析提示:最大脑缺血面积和糖尿病并发症与血清H-FABP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与血清H-FAB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脑缺血面积与血清H-FABP水平的关系:急性脑梗死发生后1h和3h血清H-FABP水平与梗死面积有关,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患者血清H-FABP水平也增加(P<0.05);急性脑梗死发生后30min和6h血清H-FABP水平与梗死面积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见表2。
3.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和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水平比较: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和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水平比较发现:急性脑梗死发生后30min、1h、3h和6h血清H-FABP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见表3。
讨论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胞浆中,主要担负着结合脂肪酸并调节其细胞内代谢的功能。按照组织特异性不同可以分为心肌型(H-FABP)、小肠型(I-FABP)、肝脏型(L-FABP)、脂肪细胞型(A-FABP)、脑细胞型(B-FABP)、肾脏型(K-FABP)、骨骼肌型(S-FABP)、表皮型(E-FABP)等亚型。由于这些亚型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功能上的同源性,H-FABP是否参与了急性脑损伤中的病理生理?H-FABP和急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有何关系?所以,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水平,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也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大小和糖尿病并发症有关联,初步证明了H-FABP血清水平高低与急性脑梗死病程有关,故推论检测H-FABP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大量研究证实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胞浆中的H-FABP会迅速释放到血浆中,能够直接提示心脏病患者的发病情况,且因为其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原因,故可作为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程度的有效标志物。本研究也发现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检测的时间点中,3hH-FABP血清水平最高,这与脑梗死急性治疗溶栓窗3h相吻合,那么,检测H-FABP可否作为早期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标志物?如果是这样的话,H-FABP界限值为多少?因此,进一步研究急性脑梗死H-FABP动态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溶栓治疗。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H-FABP血清水平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心肌梗死的程度。本研究也发现急性脑梗死发生后1h和3h血清H-FAB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有关,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患者血清H-FABP水平也增加。那么,血清H-FABP水平能否真正体现脑梗死面积和容积?如果能够早期能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大规模的研究资料为佐证,检测H-FABP水平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同时,本研究也发现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H-FABP血清水平显著增高,而急性应激性血糖增高无关,这也说明了持续性的糖代谢紊乱是H-FABP血清水平增高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糖尿病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的分子机制。
本资料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后H-FABP血清水平增高在脑损伤上具有病理性的意义。然而,对于急性脑梗死后H-FABP血清水平增高产生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检测H-FABP可否作为早期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标志物?H-FABP水平增高是不是急性脑梗死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证据?由于本研究选择样本量小,对于急性脑梗死后的H-FABP血清水平增高现象,仍需要大规模的、多中心的临床资料来证实。
作者: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内二科(何永利),内三科(黄廷富),放射科(潘小平)
原文载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年11月第7卷第21期
我们一直都支持原创,感谢原创作者带给我们的知识和观点。转载的目的在于能够传播知识,分享、传递行业相关信息,如果我们的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再次感谢!您的文章让我们得到了学习。
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上一篇文章: 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与血管内再通治疗路
- 下一篇文章: 佳信佰速递脑血栓前兆,6个表现暗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