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脑炎最全影像学总结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encephalitis,AE)是一种相对新的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可以从相对较轻认知障碍到较为复杂的难治性癫痫。可以和多种疾病有相似病理过程,增加了临床医生的诊断难度。
AE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也多种多样,但是边缘系统受累是其典型特点,熟练地掌握常见影像改变可以使临床医生联想到AE,并且快速的做出适当的检查。
表.AE按抗体类型分类及临床特点
NMDA:抗N-甲基-D天冬氨酸;AMPA:alph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GABA:gamma;-氨基丁酸;Gly:甘氨酸;LGI1: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CASPR2: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DPPX:二肽基肽酶样蛋白。
I型抗体:细胞内抗原性AE
1.抗Hu抗体脑炎
抗Hu抗体脑炎是最常见的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其它亚型相比预后较差,大部分与小细胞肺癌相关(75%)。MRI发现临床表现和颞叶内侧典型病灶相关,并且可以累及小脑和脑干。
案例1:
68岁男性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为逐渐恶化的记忆力减退和意识不清,伴有亚临床癫痫。MRI显示右侧颞叶内侧T2Flair高信号伴有轻度肿胀(图1A),脑FDG-PET显示右侧颞叶内侧高代谢(图1B),全身PET显示左肺高代谢(图1E)。活组织检查证实为小细胞肺癌。这例患者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激素和化疗后缓解。2年半后再次出现记忆力减退。MRI显示左侧颞叶内侧T2Flair高信号伴萎缩,和右侧颞叶高信号(图1箭头)。
图1.抗Hu抗体脑炎
案例2:
63岁女性患者,表现为严重脑病伴有弥漫性眼外肌肿大,进展为致命性自身神经功能障碍。MRI显示双侧颞叶内侧T2FLAIR高信号(图2A);右侧丘脑,左右侧岛叶,以右侧为重,右侧颞叶后部T2FLARI高信号(图2B);不伴有强化(图2C);DWI高信号是因为T2透射效应,不伴有弥散受限(图2D);相应的ADC图片(图2E);眼外肌弥漫性对称肿大,导致眼球肿胀(图2F)。
图2.Graves眼病伴有抗Hu抗体脑炎
2.抗Ma抗体脑炎
抗Ma(Ma1/Ma2/Ma3)抗体脑炎和抗Hu脑炎相比,预后较好。与男性患者睾丸癌、老年患者小细胞肺癌或乳腺癌紧密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显示抗Ma脑炎患者中仅26%患者表现为边缘叶脑炎,大部分患者(92%)表现为脑干功能障碍。
74%患者MRI显示异常,常常显示经典的颞叶内侧T2FALRI高信号病灶,有时累及丘脑和脑干。虽然不典型,但是结节状强化可以模仿肿瘤和感染病灶。
案例:
患者患有睾丸生殖细胞瘤,表现为孤立的颞叶癫痫,T2FLAIR显示不对称颞叶病灶(图3A),脑脊液寡克隆带和抗Ma2抗体阳性。图3B和C为1例表现为严重运动减退综合征、非无力性眼睑下垂和缄默患者的MRI,显示双侧颞叶内侧、中脑被盖和双侧丘脑内侧异常信号。图3D图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抗Ma2抗体脑炎患者MRI,显示右侧颞叶、丘脑、丘脑底区结节状强化,活组织检查其中1病灶发现血管周和间隙单核、浆细胞浸润。
图3.抗Ma2抗体脑炎
3.抗CV2抗体脑炎
抗CV2抗体脑炎与小细胞肺癌和恶性胸腺瘤相关,主要累及纹状体,T2FLAIR显示高信号,临床表现为舞蹈样动作。MRI特点和其他AE相比不典型,不常常累及颞叶。最重要的是,纹状体损害弥散不受限,并且T2FLAIR表现为高信号,这可以与朊病毒疾病鉴别诊断。
当诊断这种比较少见疾病时,一定要首先排除代谢性脑病、CO中毒和低血糖。
4.抗GAD抗体脑炎
谷氨酸脱羧酶(GAD)是一种细胞内酶催化生成gamma;-氨基丁酸,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一般认为,抗GAD脑炎和非肿瘤性自身免疫病相关,如I型糖尿病。抗GAD抗体脑炎可以出现颞叶损害,并且以边缘叶脑炎起病,附加典型的僵人综合征,伴有早期严重癫痫。
案例:
61岁女性表现为头痛、轻度意识模糊和眼球震颤,不伴有进展的精神错乱、严重脑病和癫痫。MRI显示双侧乳头体、海马以及岛叶皮层高信号(图4A、B),双侧扣带回高信号(图4C、D)。
图4.抗GAD抗体脑炎
II型抗体:神经元表面抗原性AE
1.抗NMODAR抗体脑炎
抗NMODAR抗体脑炎是AE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女性和儿童,一般认为和肿瘤无关。
抗NMDAR脑炎的典型特征为病毒感染样前驱症状,如发热、头痛、厌食等;随后出现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和精神病表现;再出现颞叶损害的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和癫痫;最终进展为严重神经损害,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和严重脑病。
当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但是临床表现支持诊断时,头颅FDG-PET需要考虑,特别是在高度怀疑AE患者的早期,因为它对发现颞叶异常更敏感。
案例:
32岁女性患者,表现为头痛、眩晕和精神症状,随后进展为脑病和癫痫。发病后两周的MRI显示左侧颞叶T2FLAIR高信号(图5A);双侧的岛叶,以及扣带回高信号,不伴有弥散受限、出血和强化(图未显示)。
图5.抗NMDAR脑炎
2.抗VGKC脑炎
抗VGKC脑炎是神经元表面AE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边缘叶脑炎,尤其以进展性难治性癫痫为表现。
根据最近对42例VGKC脑炎患者研究发现,69%的患者急性期MRI出现典型的边缘叶脑炎受累(T2FLARI在一侧或双侧颞叶高信号),并且有发展为颞叶内侧硬化的倾向。
3.抗VGCC脑炎
抗VGCC脑炎为妇女和儿童中较少见的类型,其有典型神经表面抗原AE的发病过程,其突出表现为累及边缘系统以外的结构,呈脑回样强化和皮质层状坏死(见图6、图7)。
案例1:
39岁女性患者,表现为左侧肢体无力和左侧视野缺失,随后进展为脑病和癫痫。
最初MRI显示左侧顶枕区T2FLARI高信号(图6A);伴有软脑膜和脑沟强化(图6B)。DWI显示皮层轻度受限,和皮层下T2透射效应高信号(图6C),与ADC图相一致(图6D);随访34天后的MRI显示原部位T2FLAIR高信号减弱,伴有皮质层状坏死和点状出血(图6E-F);并且发现在对侧额叶、顶叶和枕叶皮层出现病灶(图6E-F)。
图6.抗VGCC脑炎
案例2:
23女性,既往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史,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
MRI显示双侧小脑半球T2FLARI高信号伴有第四脑室占位效应(图7A-B);不伴有强化(图7C);DWI显示轻度弥散受限,ADC图与其一致(图7D-E);使用激素治疗一个月后复查MRI显示:T2FLAIR高信号和第四脑室占位效应消失(图7F)。
图7.抗VGCC脑炎
4.抗GABAR抗体脑炎
抗GABAR抗体脑炎有两个亚型,其临床表现和抗VGKC抗体脑炎相似,但较少见,总体预后较好。
抗GABABR抗体脑炎典型临床表现为边缘叶脑炎,早期频繁癫痫发作,伴有一侧或双侧颞叶T2FALIR高信号。抗GABAAR抗体脑炎常常和肿瘤无关,影像学发现比较特殊,表现为边缘系统以外广泛的T2FLAIR高信号。
5.抗AMPA抗体脑炎
抗AMPA抗体脑炎不常见,亚急性起病,常常仅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孤立的海马T2FLAIR高信号。这一类型脑炎与肺癌、乳腺癌、胸腺瘤高度相关。
6.其他的神经元表面抗原脑炎
抗GluR3抗体脑炎和Rasmussen脑炎相关;
抗mGluR1抗体脑炎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和和淋巴瘤相关;
抗mGluR5抗体脑炎表现为边缘叶脑炎,主要和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欧菲莉亚综合征);
抗D2R抗体脑炎主要表现为基底节脑炎;
抗GlyR1抗体脑炎主要表现为僵硬腿综合征、僵人综合征和伴有强直与肌阵挛的进行性脑脊髓炎。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脑病
系统性自身免疫脑病,比如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可以通过抗磷脂抗体或抗谷氨酸抗体介导;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桥本脑病,主要表现为脑病、精神状态和癫痫。
案例:
41岁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痛、记忆力减退,不伴有精神症状和癫痫。
入院时MRI显示左侧颞叶T2FLAIR高信号(图8A),不伴有弥散受限(图8B、C);21天时复查MRI显示病灶扩大(未给出),不伴有增强(图8D);3个月MRI显示原病灶消退,在右侧顶枕叶交界区出现T2FLAIR高信号(图8E);5个月MRI显示原病灶信号减弱,但稍后方出现新的异常信号(图8F);1年MRI显示完全恢复(图8G、H)。
图8.桥本氏脑病
欢迎投稿
liq
dxy.cn参考文献:
1.KelleyBP,PatelSC,MarinHL,etal.AutoimmuneEncephalitis:PathophysiologyandImagingReviewofanOverlookedDiagnosis.AJNRAmJNeuroradiol.Feb9.doi:10./ajnr.A.
2.DalmauJ,GrausF,VillarejoA,etal.Clinicalanalysisofanti-Ma2-associatedencephalitis.Brain.Aug;(Pt8):-44.EpubJun23.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三大因素会提高间歇性脑梗塞的发病率你中
- 下一篇文章: 患者女,56岁,行动迟缓走路不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