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ldquo最美银川人rdquo
北京皮肤病医院那家好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658077.html
为表彰先进、弘扬主旋律,引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为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银川凝聚精神力量,经市委、政府研究,决定授予陈爱梅等61名个人,“邻里一家亲志愿服务队”等6个集体第五届“最美银川人”荣誉称号。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助人为乐”、“孝老爱亲”两类最美银川人的优秀事迹,青们快为他们点赞吧~
助人为乐
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总经理司发明
公司成立以来,在司发明的组织下,宁夏地区成功举办十届“完美百城千店万人献血”活动,总献血人数已超人,献血总量达到40万毫升,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人数超人;银川市“1·5”事故当天,由他牵头发动组织志愿者余人,当日成功献血人数共计人,献血总量达毫升。年起,他带领义工为户银川市困难家庭免费清洗家电,并广泛宣传“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自年开始,在总公司的支持下,司发明组织完美宁夏分公司经销商,连续6年开展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慰问活动,累计慰问物品价值12万余元。司发明长期与银川市红十字会联合,参与举办“急救员”培训班三期12场次,为社会培养名社会义务“救护员”。-年组织开展“完美杯”银川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共计发放《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学习问答卷》14万份,总参与人数3万余人。
长庆油田公司水电厂退休工人刘银堂
他建立了燕欣园社区爱心储蓄银行志愿服务队,党员义务巡逻、群众关系调解、环境监督、社会公益以及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他都积极参与。从年起,他和10位老人每月5号、20号,定时定点在小区内为社区里的老人们义务理发、磨刀、量血压、修理小家电,每次服务人数都在名左右,为残疾老人上门理发4人次。他长期帮扶两户生活困难的家庭: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于永仓和高龄独身老人邓汉华,帮助他们买菜、买药品,送他们看病。刘银堂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助人为乐的真正内涵,为人朴实,乐于助人的他,总是帮助小区内需要帮助的人,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因生病受到他看望的老人就有十七人次。
阿凯发缘帝美发沙龙造型机构会所店长闫凯
年3月,与社区对接,成立“帅剪刀”志愿服务队,坚持在“全民公益日”义务为老人们免费理发,他的行为带动了店里其他年轻人,至今免费服务群众上千次。闫凯与辖区6名行动不便的老人结成一对一上门理发服务,他又将志愿服务延伸到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医院里的即将化疗的癌症病患者、积极参与各类大型公益活动宣传。
金凤区宝湖社区居民吴平
曾获“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石嘴山市新长征突击手”、“最美金凤人”,年入选中国好人榜评选,多次被媒体报道,其中宁夏日报4次,银川日报(晚报)4次,新消息报2次,宁夏法制报1次。单位同事的孩子得了恶性肿瘤,吴平得医院,并捐款00元,随后在全单位中倡议进行募捐,共募捐10余万元;每周帮助家里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儿子(蔡进)的邻居陶丽芬自掏腰包购买水果和蔬菜,约余元。得知蔡进浑身褥疮,吴平托人在国外买了价值元的智能气垫床送给蔡进;小区物业管理员刘海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生命垂危(刘海芸家庭困难,单亲,带10岁孩子),她捐了元钱,并在小区里发出倡议书,募捐了10元善款;她得知固原市炭三乡丁汉仓夫妇二人开“奔奔车”与大货车惨烈相撞遇难而留下丁艳三姐弟孤困儿童时,驱车与社区主任一同去看望,并带去衣物20件和米面油等慰问品;医院陪护母亲看病时,发现同病房内的张美玲患脑梗无钱治疗,吴平就捐赠0元钱先给老人看病。
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村民孛云峰
他热心收养两名孤儿,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养育。年3月,热心救助三河加油站车祸事故伤者五保户苏毅力,垫付10元医药费,带头并号召村民捐款2万余元,并联合村民轮流照顾伤者直至出院。他不仅乐于助人,还带着多户村民搞养殖,成立富佳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到郑州引进长毛兔产业,让村里的困难贫困户自己做老板,他开的两个厂子带动多人就业。年,他投资建设闽宁镇中心敬老院,建设期间每年组织文艺演出20多场次,为老人带去欢乐。他被自治区冠以“致富带头人”的荣誉。
灵武市三味书社经理杨小凤
自年创立三味书社以来,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抵制盗版,支持正版;面对读者始终坚持“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的服务理念。开创了灵武市书吧服务、免费服务的先河。特设有0余册免费借阅的书吧,定期更换新书好书,到目前为止,累积免费读本00余册。特设休息区和沙发,免费提供纯净水。书吧没有任何盈利性收入,但自开设书吧以来,一直坚持至今。多年来,始终坚持送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雷锋、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读书日、版权日等社会公益活动宣传,并进行现场赠书赠报赠刊,累计万余元。
医院护理部职工吴彩娥
年10月20日,吴彩娥搭乘银川飞往青岛的航班参加护理学术交流会。在飞行过程中为一位高热惊厥的孩子展开急救,由于吴彩娥处理得当,孩子脱离了危险,也避免了机长启动应急预案迫降,飞机准点到达了目的地。因为工作需要,吴彩娥把医院和需要她照顾的患者身上。母亲因为大面积脑梗瘫痪在床已有近七年的时间,吴彩娥每天只能利用零碎时间,给母亲洗漱、喂饭、康复按摩、做功能操等等,七年来日复一日从未间断。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已经可以自主进食,语言功能也已基本恢复。
银川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驾驶员李祥
年2月24日,李祥驾驶他的宁AB号车从澳海澜庭开往友爱车场,行经会展中心时,发现一位乘客心脏病突发,他让热心乘客拨打了急救电话并与调度中心取得联系,立即将车开往最医院,公交车立刻变身“救护车”,五分钟医院。李师傅和车上热心乘客一起帮忙,并协助医医院内急救后,他才放心地开车继续上路营运。李祥作为银川公交三千多名驾驶员代表,在亮牌评星争先锋活动中,用心工作,始终把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展现出银川公交人爱社会、爱企业、爱工作、爱乘客、爱同事的工作态度,也许代表着当下最为倡导的“工匠精神”。
宁夏大远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树忠
从事律师行业16年来,王树忠律师办理的各类案件0余件,为企业和个人挽回损失数亿元,无一例投诉。其关于我区青年律师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刊载于宁夏社科院年出版的《法治蓝皮书》。年,王树忠发起成立我国第一支律师义工服务队,聚集我市80多名专业律师,开展送法进社区、移民新村、校园、残联、监区等活动,直接受益群众0人以上。年受聘担任“宁夏女子监狱社会帮教志愿者”,与未成年犯结对开展一对一社会爱心帮教,坚持普法宣传与感化教育相结合,帮助迷途少年重返社会,并坚持认领无家人关心的少犯,每月给付生活费,节假日前往探视。王树忠积极推动本所律师加入金凤区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1年多来,共计调解案件多件,结案50多件,有效减少了百姓的讼累。王树忠律师和本所的30多名律师在金凤区教育局辖区24所中小学开展了“送法进校园”活动,直接受益师生人以上。
银川市美吉姆国际早教中心教师李晶
一位老人站在马路中间面对过往车辆不敢前行,此时,一位对向而来的女孩来到了老人身边,看到女孩给出过马路的手势,行驶到斑马线前的车辆纷纷停了下来,就这样女孩搀扶着老人过了马路。当女孩再次返回时,车辆也都主动停下礼让行人。这段视频在网上一经发布,暖心、正能量等成为了关键词,市民纷纷为搀扶老人的女孩和主动礼让行人的车辆竖起了大拇指,为他们点赞,中央等各级媒体相继报道。据悉,“最美女孩”名叫李晶,今年22岁,银川本地人,目前在一家儿童早教中心当老师。从6月14日开始的银川市“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行动,使文明行车、礼让行人逐渐成为银川街头随处可见的文明习惯。
孝老爱亲银湖化工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吴秀卿
0年,丈夫被确诊为右脑交通动脉流破裂,术后半身瘫痪并患多发性脑梗等后遗症,大小便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吴秀卿天天陪在丈夫的身边,与丈夫聊天、谈心,坚持了17年。17年来,她任劳任怨,每天给丈夫喂饭,擦身,活动关节,清理大小便,丈夫从没有长过褥疮,家中也从没有过异味,在丈夫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会经常用轮椅推他出去晒太阳、逛公园。近年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身体慢慢恢复了,看起来面容祥和,身体健壮,心情也开朗了起来,完全看不出是瘫痪17年之久的人。
兴庆区文化街幸福社区居民王付林
依靠低保和自己经营的10㎡的小商店维生,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长期通过药物控制。他的妻子天生患有脑瘫,3年前不幸去世。王付林的儿子遗传了母亲的脑病,同时还患有一级肢体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年开始,他发现84岁的邻居孤寡老人张淑琴由于儿女住得远,自己腿脚不方便,买菜做饭就成了难事,于是主动邀请她来自己家吃搭伙饭。两年来,他不断邀请邻里间腿脚不便、视力模糊、自己做不了饭的孤寡老人免费在自己家吃搭伙饭,久而久之,一些老人提出要承担一部分伙食费的时候,本不富裕的他断然拒绝了,目前,已经有8位老人在他家吃上了搭伙饭。
兴庆区燕乐园社区居民王蒲花
5年5月丈夫突发脑出血,在重症监护室抢救4个月后苏醒,虽挽回生命但全身瘫痪,医院照顾了他3个月,在无住院必要的情况下,带插着胃管、大小便失禁、全身瘫痪的丈夫回到家中,开始了对丈夫长达12年的悉心照料。丈夫出院的第一年,因插带胃管,只能进流食,她每日精心准备各种营养米糊及果汁等流食,每天每隔两小时为他喂食一次,不停的陪丈夫聊天,宽慰他内心的恐惧与不适。现在,每天给丈夫清洗尿片,翻身、按摩、擦洗大小便、缝制或清洗被褥、陪伴丈夫聊天、为丈夫揉搓关节,活动手腿促进血液循环。每隔2小时为他翻身一次,几千个夜晚、几万次翻身,王蒲花已是满头白发、双眼昏花、双手僵硬肿大。她强忍住眩晕、身体不适,撑起了照顾丈夫、抚养子女的责任。12年来换来的是丈夫无褥疮、病情未恶化、面色红润,甚至恢复了部分意识。
宁夏社会福利院职工李银红
3年5月,其丈夫王建东突发脑溢血去世。婆婆病重,在娘家人的帮助下租了套娘家小区的房屋暂住,白天在福利院上班,姐姐帮忙照顾,晚上自己陪伴婆婆,女儿跟爷爷在他处相伴。由于婆婆小脑萎缩,年婆婆不慎摔倒,诊断为左侧髋关节骨裂,导致大小便完全失去控制,进食也需要喂食。生活起居完全由李银红和姐姐照顾,为了避免压疮,具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李银红每两个小时翻身为老人翻身一次,及时清理老人的大小便,并给与及时的清洗。每周两人协助帮站不起来也坐不稳的婆婆洗澡一次,每天保证她的床铺身体清洁无异味。婆婆卧床8个月,在李银红精心照料下皮肤完好无损保持身体无异味。
金凤区丰登镇西新村村民海玉凤
结婚28年以来,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她的婆婆今年80岁高龄,年因摔倒受了腿伤,后随着年纪逐渐增大而瘫痪,丧失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日夜需要照料。20多年来,海玉凤尽心照顾,每天伺候老人吃饭、穿衣、梳洗,把老人收拾得干净利落,至今老人身上没有褥疮,没有痴呆,每逢有人去看她,她就夸自己的儿媳妇。通过核实了解,周围群众对海玉凤的口碑非常好,都说久病床前有孝子。现在海玉凤家中共有6口人,四世同堂,她和丈夫对婆婆多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影响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一家人互敬互爱,家中氛围十分融洽。年海玉凤家庭被评为银川市“最美家庭”,年被评为自治区“最美家庭”,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金凤区长城中路艾依水郡小区居民蔡凤花
老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教育子孙,用她的方式管理教育,就是家和万事兴,每天都要在一起吃晚饭,相处几十年,少有恩怨,从来没想过分家,三个儿子事业上互相帮助,谁有困难都会出资帮助度过难关。蔡凤花是艾依水郡业主委员会副主任,她的一幅热心肠感染着身边的很多人,帮助了身边的很多人,对欺负保安的业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长期劝导业主文明养犬,目前小区业主遛狗不敢不栓狗。同时,入户时发现,小区内保安、保洁、其他业主提到蔡阿姨都是很热情的告诉我们她家住址。老人的小孙子看到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箱。
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福利巷社区居民凌明德
年与带着4个孩子改嫁的姜世香再婚,自年起,夫妻俩就和岳父姜风山一起生活,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现年95岁的岳父因脑部萎缩导致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长期插着尿管,妻子患有风湿病,无法照顾老人。多年来,凌明德把岳父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每天为老人洗脸、喂饭,耐心伺候大小便。他经常给老人擦洗身上,换洗衣服,有空就给老人按摩,生怕患上褥疮。老人只能吃一些流食,他每天不厌其烦的给老人做各种有营养好消化的粥。老人经常便秘,一直使用开塞露通便,后来他听说长期用药物对身体不好,就四处打听找到了生活小妙招,每天早上让老人喝一杯蜂蜜兑醋的温开水,改善了老人便秘的情况。
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同阳新村村民张吉学
张吉学老伴李秀兰于8年1月患脑梗瘫痪在床,从此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因子女常年在外打工,9年来张吉学一人默默承担着照顾老伴儿的任务,耐心、周到地负责着老伴的吃喝拉撒。老伴吐在被子上,他二话不说赶紧换下来冲洗;老伴大小便在裤子里,他立刻拿来干净衣服换掉,给老伴擦洗身体。每天他把老伴抱上轮椅,推着在村子里散步、聊天,从未间断。帮老伴翻身、擦身、洗衣、喂饭、按摩以及料理大小便,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老伴心生烦躁默默流泪时,他都细声安慰老伴好好生活,不要自暴自弃。9年的磨难,9年的相濡以沫,张吉学用他的行动默默书写着人间大爱。
西夏区宁华路街道宁朔南路社区居民方连国
7年方连国妻子张凤云被诊断为尿结石,医院就诊,后来病情越来越重。8年3月妻子被确诊为尿毒症,治病花费大,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外出打工。由于四个女儿都已成家,迫于生计在外打工,无暇顾及重病的母亲,一家人的担子全落在他身上。年妻子的病情再次加重,开始透析治疗,为了能省钱给妻子看病,每次化疗来回都是他推轮椅接送。他知道妻子身体虚弱,就每天尽可能做些有营养的饭菜,让妻子能坚持与病魔抗争。多年来,他为妻子做饭、洗衣服,帮妻子擦洗、按摩身体,从未间断,也从无怨言。先后多次被宁朔南路社区评为“社区好人”“二星级优秀志愿者”“文明卫生示范户”“最美家庭”。
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燕宝社区居民王玉侠
自年结婚后,就和葬偶的婆婆一起生活,伺候瘫痪的9旬婆婆整整37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经95岁的婆婆家里干净利落,衣着整洁,精神头十足。她白天为婆婆洗衣做饭、接屎接尿,晚上与婆婆在一起睡觉,跟婆婆拉家常,逗婆婆开心。婆婆的牙全掉了,她根据婆婆喜欢的口味,为婆婆准备容易吞咽的粥类、泡馍、鸡蛋、牛奶等,一口一口喂老人吃。婆婆因为长期卧床的原因,大便干燥排出困难,挤完开塞露后也不见效,她就不怕脏臭,带上塑料手套为婆婆掏出大便。她留心观察掌握了婆婆的生活规律,每天3次给婆婆接屎接尿,定时为婆婆翻身,防止产生褥疮。王玉侠用爱见证了她的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的孝道。
永宁县杨和镇康城社区居民王莲花
年,王莲花从同心县王团镇嫁了过来,当时她的丈夫纳福明前妻亡故,给他留下了四个孩子,最大的8岁,老二6岁,老三4岁,(都是女儿)老四2岁(是个男孩)。王连花当起了后妈,看着四个穿得又旧又脏的“野娃子”,她用心呵护,用爱经营,把这个残缺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女抚养成人,如今儿女们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当时在教育儿女的同时,还有纳福明的两位老人(父母),二位老人虽说有几个儿女,但是都不在跟前,只有纳福明、纳福贵二人在跟前,纳福贵有病无力负担两位老人,王连花就把二位老人接入自己的家中一直到养老送终。至今纳福明的三姐纳桂兰、四弟纳福忠还念念不忘王连花对待两位老人的好。
永宁县邮政局职工李立
年10月,李立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其中一个是脑瘫儿,医院儿科大夫说最多活到七八岁,但她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现在这个孩子已经27岁了。李立的公婆并没有因此嫌弃她,而是给予她足够的包容和善待,她的丈夫也在闲暇时带孩子出去,像正常人一样快乐生活。年公公去世,临终前把婆婆托付给她,婆婆于4年瘫痪在床,双目失明,李立每天都要给老人梳头、洗脸、擦身,把当天尿布洗了,用鼻子闻没有尿味才可以凉晒,只有这样婆婆下身才不起褥疮。6年李立的父亲得了脑萎缩,母亲也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十几年来,李立与父母住在一个小区方便照顾父母,她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父母直至父亲去世。
永宁县杨和镇南北全村村民李红艳
自从与丈夫结婚以来,精心照顾因为脑出血瘫痪在床的婆婆,婆婆瘫痪11年,李红艳每天给婆婆擦洗、换尿布,从没有怨言。婆婆生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家庭条件不好,媳妇也瘫痪在床,二儿子早年去世,小叔子42岁了至今未婚而且精神不太正常,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李红艳和丈夫的身上,李红艳和丈夫靠着种田和打零工支撑着这个家,而李红艳用宽容和坚韧,用16年的春夏秋冬,诠释孝义和爱。
灵武市水木灵州水清苑小区居民马素灵
16年前,马素灵的婆婆突发脑出血同时查出脑梗塞,高血压等病症,也因此留下了后遗症,半身瘫痪,说话口吃,手脚僵硬,严重时,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情都不能自理。从那时起,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擦身、喂饭等繁琐的日常工作,日复一日的端饭送水、洗脸洗脚,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婆婆大小便失禁,她细心观察,随洗随换。在她的护理照料下,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转,能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言语也清晰了许多,家里又多了欢声笑语。
兴庆区回民第一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王怡菲
她知道妈妈的乳腺癌严重了,医院做术前检查,打吊针。妈妈住院的日子,她每天除了照顾爷爷奶奶外,还给身体不便的奶奶洗头。早晨她帮家人买早点,中午她争着收拾碗筷,晚上为爷爷捶背。她白天上课,晚上回家做完作业后就给妈妈按摩,捶背,洗脚。她不会做饭,就找了菜谱书,一边看一边做,做稀饭时火候掌握不好溢出的水就把火浇灭了,有时还烫着她的手。她是学校生活“日行一善”的小雷锋,每次学校组织捐款,她都是第一个,她还常带着班级和学校少先队员主动为社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
看完这些事迹,团团受到了很深的触动,“爱”始终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青们,快来为感动你的他和她点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邢台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