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中风的机率是一般人5倍5个常

时间:2021-4-1来源:疾病知识 作者:佚名 点击:

58岁颜先生,多年前曾做过心脏手术,这几年来也持续在医学中心追踪、定期回诊,近日却发作频繁,三不五时的胸痛、头晕,令他极为困扰,生活大受影响,即使医师将药物剂量提高,改善依然有限,医院后,经医师检查发现他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在接受「冷冻消融术」,隔天出院,复原良好,回归正常生活。

心房颤动随年龄增加发生率愈高 3种人都是高风险族群

医院心脏内科张耀庭表示,正常的心脏,由右心房的窦房结控制电气活动及心脏跳动,而心房颤动的患者,因心房多处不正常放电,引发快速不规则收缩,导致造成心房无法有效收缩。

若是血流凝滞郁积形成血栓,则易引发中风,故心房颤动患者中风的机率较一般人高出五倍,不可掉以轻心。张耀庭说明,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脏节律异常,约占人口比例1%,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率愈高,65岁以上的病人的发生率更增加一倍以上;而高血压、糖尿病、其他心脏功能疾病等病人,都是心房颤动高风险群,一旦发病,便可能饱受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所苦。

治疗心房颤动分2种 新型微创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

治疗心房颤动可以分成药物治疗及侵入性治疗两种,临床上对药物治疗改善有限的患者,医师会评估疾病状况给予侵入性治疗,如装置节律器辅以药物、热射频电烧或冷冻导管消融手术等。

过去治疗的主流方式为热射频电烧手术,但相较于这个技术「只能分次单点治疗、过程需耗时数个小时」的特性,新型的「冷冻消融术」是以导管用微创的方式由鼠蹊部伸达心脏,经探测确认异常放电点后,将气球充入低温气体,以整圈环形的方式进行冷冻治疗,成功率可达70-80%以上,不只缩短手术时间、减低病人疼痛感,也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冷冻消融术非任何情况都适用 应与医师讨论对症下药

然而,冷冻消融术并未适用于所有心律不整,张耀庭表示,连续发作七天以上的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可能与慢性心脏病或结构异常有关,而非单纯放电异常,需与医师讨论适切治疗方式;另外,许多心脏疾病患者缺乏警觉,忽略身体警讯,确诊时往往已演变成心衰竭,甚至是中风,民众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都应积极就医,尽早找出病因;若以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未见成效者,也建议与医疗团队讨论进一步积极治疗的可行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jbzs/1140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