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女性患者表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尽管脑CT扫面是诊断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比较敏感和特异的神经影像学方法,CT平扫偶尔也会显示出脑蛛网膜下腔呈现“血性”的高密度值,但实际上并不存在SAH,这种情况在神经影像学诊断中称为“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缺血性脑卒中也是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46岁。
主诉
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小时。
现病史
入院前2小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下肢较明显,不能行走,伴言语不清,伴头晕,无头痛、呕吐,无意识障碍,无口角歪斜、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急诊我院急诊科,行颅脑CT示“左侧中央沟内见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图A),按“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病”6年,长期不规律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波动于~/~80mmHg。否认心房颤动、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病史,家族中其父及1兄有“高血压”史。
体格检查
右上肢血压/98mmHg,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5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桡动脉搏动对称。
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构音障碍,双瞳孔等大正圆d=3mm,双眼眼动充分,无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右侧上肢肢体近端肌Ⅳ级,远端肌力Ⅴ级,右侧下肢近远端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双肢体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无共济失调,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右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Babinski征未引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
辅助检查
发病后7小时查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左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多发散在急性梗死灶(图B);未见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检查示:左大脑前动脉A2段重度狭窄,远端显影不清。
发病后8小时行腰椎穿刺术,测脑压mmH2o,脑脊液检查示:无色透明,细胞数6*/L,未见红细胞,氯化物.30mmol/L,葡萄糖4.50mmol/L,蛋白定量0.40g/L。
心电图: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24小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
双侧颈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颈动脉内膜欠光滑,未见斑块,双侧椎动脉超声未见异常。
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二尖瓣及三尖瓣少量返流,左房未见血栓。发病后5天全脑血管造影(DSA)见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重度狭窄,胼周动脉远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通过脑膜支代偿左侧大脑前动脉远端供血区。
诊断
①急性脑梗死
发病原因:左侧大脑前动脉重度狭窄
发病机制:低灌注、动脉-动脉栓塞
②原发性高血压2级(极高危组)
治疗
入院后按急性脑梗死,给扩容、阿司匹林0.1g/d、氯吡格雷75mg/d、阿
托伐他汀40mg/d等治疗。
随访或者出院时情况以及诊断
患者症状好转,1周后转康复科进一步康复治疗。发病后12天复查颅脑CT原左中央沟高密度灶消失。发病后2周颅脑复查颅脑MRI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未见出血表现及FLAIR上见高信号的梗死灶。发病后3月随访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1分。
影像学图片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下班回家葛优瘫是释放压力还是致命的
- 下一篇文章: 卒中影像N094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