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提醒这些小病,其实是癌症早期
比生病可怕的,是被误诊;
比误诊更可怕的,是癌症被误诊!
癌症在早期的时候,一般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异常症状和疼痛感,有的可能只是跟感冒这类日常小病相似的症状,很容易被混淆误诊。等到问题严重的时候,往往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每分钟有7人确诊为癌症,
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为癌症,
每个人一生中得癌症的几率在三成以上。
容易被误诊的6种癌症1直肠癌和痔疮直肠癌患者中,有60%以上曾被误诊为痔疮,原因在于两者的主要症状都是:大便带血。因为痔疮的发病率较高,出现便血,多数患者会先考虑是痔疮。
痔疮的大便出血,血一般在大便表面,与粪便不相混合,血液颜色多为鲜红色,没有黏液。
直肠癌的大便一般是大便和血混在一起,血液颜色多为暗红或果酱色,还常带有黏液和浓液,并伴有里急后重(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然而又不能一泄为快)、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或不成形等症状。
直肠指检可初步鉴别痔与直肠癌,如果指检可疑,须进一步做肠镜检查确诊。
2胃癌和胃溃疡两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尤其是溃疡型胃癌,都可表现为上腹痛、黑便。
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上腹痛常与饮食相关,周期性发作,可迁延多年。
胃癌则多见于中老年人,如出现上腹痛等症状,一般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发展较快,病程短。
如果过去有典型的胃溃疡症状,但目前疼痛的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时,也应考虑恶变的可能。
一般通过做胃镜、活检可鉴别。
3骨髓瘤和椎间盘突出多发性骨髓瘤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血液恶性肿瘤,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肾功能损伤、贫血、感染等是其常见症状,初诊时约20%~50%的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贫血发生率达70%,严重感染发生率达19.3%。
由于认知度偏低,患者出现骨痛、贫血、反复感染等症状时,往往会去骨科、肾内科、大内科等科室就诊。据统计,60%左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有误诊的经历。
患者一旦出现血象异常、不明原因的骨痛并随着弯腰或打喷嚏骨痛加重,建议去血液科就诊。
4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两者均可出现乳房内无痛性肿物。不同之处在于:
纤维腺瘤好发于年轻女性,瘤体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无粘连,活动度好,肿块生长缓慢。
而乳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质地硬,边界不规则,常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肿块生长较迅速,可伴同侧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通常做乳腺超声或进一步穿刺活检可鉴别。
5脑肿瘤和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和脑肿瘤很相似,都可有肢体偏瘫、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吞咽功能障碍或人格行为改变等。
脑血管患者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多为突发起病。
脑肿瘤患者则多有颅内高压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呈缓慢进行性加重。
一般可通过头部磁共振鉴别。
6肝囊性转移癌和肝囊肿有些肝转移癌整个病灶单纯表现为囊性,可类似于肝囊肿或脓肿表现,即为囊性转移癌。这种独特的转移表现常见于胃癌、卵巢癌和鼻咽癌等。
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疾病,而肝囊性转移癌比较少见,所以很容易误诊为肝囊肿。
肝囊肿通常是与生俱来的,生长缓慢。
囊性转移癌一般有恶性肿瘤病史,且在短时间内生长迅速。
出现健康问题,一定要及早明确病因,避免延误诊治。此外,预防癌症,别忘了定期筛查。
文字来源:本文综合整理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未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上一篇文章: 脑科医生脑梗早期会有3个信号,早点ld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