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患病妻子十余载,王开东不离不弃演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这些用于夫妻情深的美好语句,说起来容易、听起来感人,却往往在困难、疾病、意外前显得不堪一击。我市潮泉镇大王村有位叫王开东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的老伴,用眼神传递关爱,用心感应情深,谱写一段责任与爱的佳话。
“为让她多活几年,我放弃动手术”
清晨近9时,记者来到王开东家的小院时,他正在给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张德芳梳头,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老两口身上,画面温暖动心。王开东笑呵呵地说着:“看,刚给老伴剪了头发,多精神。这会儿刚喂完水和饭,该上床歇着了。”说罢,便推着老伴来到里屋,将老伴抱到床上,掖好被子,还给她按摩了胳膊和腿。
记者观察,张德芳老人衣衫干净、面色红润,房间里没有异味,尿布、床单等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这些都是王开东精心打理的结果。年,张德芳总是感觉浑身没劲、爱犯困,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她患有先天性脑瘤加小脑萎缩,医生告诉王开东,手术存在风险,征求他的意见。“听了医生的话,我当时就决定,不动手术,只要我照顾的好,她就能多活几年。”王开东说道。就这样,从最初的行动不便、忘事到语言表达不清,再到完全瘫痪需要时时在身边,王开东整整照顾了14年。
“她动动眼睛,我知道她能感觉到。”
查出小脑萎缩后的第五年,张德芳完全不能动弹了,王开东时时守候身边端屎端尿,翻身擦身。为了防止纸尿裤不透气,他一晚上要起床三四次给老伴换尿布,多年来,张德芳从未得过褥疮,被褥和穿的衣服也总干干净净。
年,张德芳连吞咽能力都没有了,靠鼻饲管进食。为了保证老伴每天营养均衡,王开东从村卫生室打听到食谱,每天将大白菜、藕、白萝卜、胡萝卜、木耳、黑豆、猪肉等多样食材,用料理机打碎煮熟,再用针管将这些食物打到她的鼻饲管里。每天六点半,王开东就准时起床准备食材做饭,接下来,几点喂水、几点喂饭、几点晒太阳、几点上床,以及老伴几天上一次厕所,几天洗一次澡,在他的脑海里早已形成了“生物钟”。
眼神交流是张德芳向外界传递信息的唯一方式,王开东每次都能准确把握老伴的需求。“老伴躺在床上唯一能动的只有两只眼睛,家里的侄儿、侄儿媳妇们过来看她,问她认得不,她说不出话来,就眨眨眼。”王开东成了老伴的解语人。他说:“每当看到她还能眨眨眼,心里就很高兴,总觉得她其实还能感应到我在照顾他,能感受到我的心情。”
“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陪伴她。”
自张德芳患病后,王开东几乎再也没出过门,每次到自家地里干活,最多也就耽误半个多小时。每天洗洗涮涮、给老伴做饭按摩就是每天的“必修课”,当被问及“这么多年,有没有抱怨、心烦过?”他说:“老伴年轻的时候特孝顺,我在外面打工,她像亲闺女一样对待我母亲,街坊邻里相处也特别好,她现在倒下了,我也要好好对她,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不烦。”对待妻子,王开东言语间有数不尽的感恩和温柔。
今年已经78岁的王开东称,自己年纪也大了,不知道还能照顾老伴多久,但他活一天,就陪伴照顾老伴一天。哪怕自己没了,也要让女儿们像他一样照顾自己的母亲,绝不能让老伴受一点怠慢和委屈。
多年来王开东让妻子瘫痪的苦难开出了幸福的花,他的精心陪伴也打动了身边无数的邻里朋友。“我婶子躺了近十年,我叔怕她身上长褥疮,每天来回翻身五六次,按时调配一日三餐,特别不容易。”王开东的侄儿王庆刚不无感叹。村民们也称,王开东这么多年妻子不离不弃的情感,大家都很受感动,提起来都会满口夸赞。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从年轻时的共同奋斗、相儒以沫到老年后的朝朝暮暮、不离不弃,王开东与张德芳的夫妻之情,让人敬佩与羡慕,他们用行动演绎了真正的忠贞不渝。
◎记者手记:
在王开东家采访的两个小时里,他一直笑盈盈的,说话时总爱看着老伴的脸。从他的表情、妻子的状态和家里干净的环境,这些细节告诉我,他照顾老伴是如此得无微不至,也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只要老伴好好的,仿佛便是他的全世界。
大家都在看
肥城:一城文明一城韵
金灿灿的奖牌,是对百万肥城人的褒奖!——写在肥城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之际
为肥城点赞~肥城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又一高速公路项目选址确定!起点位于桃园镇,批前公示发布!
肥城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曝光栏
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
肥城发出全省首张县域招商引资项目“跨省通办”营业执照
“吾悦广场杯”肥城市城市定向赛精彩回顾~我们,明年见~
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小脑共济失调益脑平衡疗法治疗理念
- 下一篇文章: 预防记忆力减退要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