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小常识50个3
医用小常识50个3
21、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5%
糖化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应采血前三个月的年个斤微亿血糖水平,是目前反应血糖控制好坏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医治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落1%,糖尿病相干并发症可减少20%。
22、骨密度最高期:岁
每个人一生中骨密度最高(骨峰值)的时期一般出现在岁,受出身后营养、发育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骨峰值有高有低。男性一般从40岁开始,女性一般从35岁开始,骨峰值开始下落,女性在绝经后5年内,男性在70岁以后,骨量丢失最快。
骨峰值高的人,其骨内含钙量高,年老以后产生骨质疏松的程度较轻、时间较晚。因此,40岁之前的人应当把握机会,保证每天足够的营养和钙的摄取,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骨峰值。
23、每人每日用油25克为好
烹调时最好用植物油,由于植物油含对心脏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由于油的热量比较高,因此用量不宜过量,否则热量多余,也会转化为体内脂肪,让人变胖。
24、每天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
盐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口味较重的人应特别注意。每天的食盐量还应包括酱油、腌菜、咸蛋等中的含盐量。
25、每天吃蔬菜-克
每天食用的蔬菜一半以上应为有色蔬菜,如绿叶蔬菜、红黄色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热量又很低。
26、逐日摄取钙:健康成人-毫克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供给量:成人-毫克/天,孕妇毫克/天,乳母毫克/天。乳及乳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高。水产品中,虾皮、海带,豆制品含钙较多。为增进钙的吸收,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27、每天饮水1毫升以上
饮水量包括每天摄取的茶水、汤、水果等食品的含水量。饮水的方式很有讲求,口不渴也要喝水,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当白开水或清茶,不要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28、中风康复最佳时机:脑梗死后3天,脑出血后天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药物对偏瘫具有决定性的康复作用,惟有康复训练才是改良卒中病人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对卒中偏瘫病人而言,康复训练的效果远胜于用药,康复训练进行得越早越科学完善,康复的机会就越大。
29、丙氨酰转氨酶(GPT或ALT)正常值<40单位/升
谷丙转氨酶升高多提示存在肝脏伤害,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等,医院救治。
30、甲胎蛋白(AFP)<25微克/升(也可参照化验单上的正常值参考)
甲胎蛋白是在胎儿初期由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出身后AFP的合成很快遭到抑制,当肝细胞产生恶变时,血中AFP含量明显增高。AFP升高,特别是略高于正常值时,并不一定表示患了恶性肿瘤,应动态视察,切莫惊慌失措。
欢迎长摁辨认上面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 上一篇文章: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溶栓医治急性
- 下一篇文章: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二科成功完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