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时间:2017-8-6来源:治疗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选择年3月至12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例。入选标准:均符合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发现脑梗死责任病灶;均为初次卒中;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2]评分为5~20分;实验取得所有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昏迷、生命体征不平稳、有肝肾心肺和(或)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已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有臭氧禁忌症,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的患者;对臭氧及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阿司匹林药物过敏者。将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臭氧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0.34±4.26)岁;体重指数(23.86±1.65);伴高血压47例,糖尿病28例,冠心病31例,吸烟24例,饮酒12例。②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2.32±3.46)岁;体重指数(23.34±1.38);伴高血压49例,糖尿病26例,冠心病29例,吸烟23例,饮酒1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既往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2次/d,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d,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g,1次/d,口服;均治疗14d。臭氧组给予上述基础用药14d,并且从入院第1天开始加用臭氧(O3)大自体血回输疗法,即采取患者肘正中静脉血mL,然后与O(3浓度为47μg/mg)按1∶1的比例混合5~10min,使血液充分臭氧化,然后用15min左右的时间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临床疗效评定:于入院第1、14天分别采用NIHSS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的减少分为:①基本治愈:NIHSS评分减少91%~%;②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③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NIHSS评分减少17%以下;⑤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以上。治疗显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同组总的病例数]×%;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同组总的病例数]×%。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臭氧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分别为(17.35±7.58)分和(16.87±6.96)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14天,2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6.22±6.18)分和(8.58±6.0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臭氧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显效3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显效率63.3%、总有效率95.0%,对照组分别为26例、24例、10例、43.3%、83.3%,臭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中发病24h内接受臭氧治疗者34例,其中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显效率73.5%、总有效率.0%;发病24h后接受臭氧治疗者26例,其中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显效率50.0%、总有效率88.5%;臭氧组中发病24h内接受臭氧治疗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发病24h后接受臭氧治疗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臭氧组中出现血压异常升高1例,头痛1例,心绞痛发作0例;对照组中出现血压异常升高2例,头痛0例,心绞痛发作1例;2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脑是机体重要器官,几乎无能源储备,需要血液循环连续不断地供应氧和葡萄糖。当局部脑组织突然发生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将会出现脑梗死区组织软化坏死、中枢神经系统破坏及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正常运动神经传导受到干扰[3],出现脑梗死症状体征。脑组织出现血液供应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血液学因素。血液成分中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含量增加,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脑血管阻力增加,降低脑血流量,容易引起脑梗死。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栓前状态时的凝血因子浓度增高或凝血抑制物浓度降低,也可促使脑梗死的发生。②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和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是最重要而常见的脑梗死血管病变。③脑血流量调节障碍。脑血流量调节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是血压。当平均动脉压低于8KPa或高于16KPa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局部脑组织的血供即将发生障碍。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自动调节系统已适应高血压水平,此时自动调节曲线总体上向高血压水平偏

移,动脉血压只要较平时降低30%以上,自动调节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脑梗死早期有部分缺血血管神经细胞单元在改善供血、提供能量后可恢复功能,所以早期溶栓治疗被证实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4.5h时间窗的限制,能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并不多,大部分患者需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抗血小板聚集、活血、脑保护等。尽管积极治疗,仍有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臭氧大自体血回输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但其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和临床实践较少。本研究用NHISS评分客观评价臭氧对脑梗死的疗效,为臭氧治疗脑梗死提供临床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臭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及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发病24h内接受臭氧治疗效果更好。分析原因,可能与臭氧的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有关:①臭氧增加脑组织供氧,挽救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理论是年由Astrup提出,其特征是功能丧失且有一定时间限制的可逆性,可转化成正常灌注区,也可转化成梗死区。由于缺血半暗带仍存在侧支循环,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及早恢复血供或者提高残存血流的携氧能力均有利于改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能量代谢[4,5]。有研究表明,臭氧一遇到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就会发生如下反应:O3+生物大分子→O2+O。单个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活性,可增加2,3-二磷酸甘油的含量,降低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提高红细胞的协氧能力,使红细胞更容易向需氧组织释放氧气,增加血液对脑组织的供氧量,促进脑梗死病灶周围可逆性损伤神经元的功能恢复[6]。②臭氧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避免瘢痕形成。脑梗死患者由于局部脑组织缺氧和代谢降低,细胞膜上ATP依赖性钠钾通道关闭而停止工作,造成脑细胞水肿。而脑组织水肿和后继瘢痕形成是产生偏瘫的主要原因。臭氧可激活2,3-二磷酸甘油促进血红蛋白释放氧,提高患者血中的ATP含量。大量ATP通过血液循环到缺血、缺氧脑组织,与细胞膜上的ATP依赖性钠钾通道相结合,迅速恢复其活性,使细胞内外离子失衡得以纠正,减轻脑水肿,使被水肿压迫的部位功能迅速恢复,对卒中患者的愈后产生良好的影响[7]。③臭氧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和减少血栓形成。臭氧可改变血小板的聚合方式[8],在血栓处生成过氧化氢,从而改变血栓的发展,使血栓解体[9]。④臭氧可以使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酶产生增加及活力增高,以利于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避免再灌注损伤[10]。⑤臭氧可降低血脂。臭氧可提高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增加脂质代谢酶活性,从而降低血脂、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血黏滞度、去除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质斑块,使代谢产物得到清除,血管壁更加通畅[11]。⑥臭氧能直接改善红细胞膜表面电离子排序。臭氧可以使细胞膜表面的负电荷增加,红细胞的沉降率也随之降低,从而减低或消除红细胞的凝集,改善红细胞的柔顺度和伸展性,提高血液携氧能力[11]。另有研究表明,给予不同浓度臭氧干预后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其中40~50μg/mL臭氧可以在全血中获得最佳的臭氧治疗浓度[12],而低浓度(10~30μg/mL)或高浓度(50μg/mL)臭氧都没有引起明显的效应。臭氧的拮抗作用表现出倒置的“U型”浓度-效应曲线规律[13]。本研究应用的臭氧浓度为47μg/mg,在最佳范围,为本研究的准确性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综上,本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大自体血回输对急性脑梗死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一定程度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越早应用疗效越显著,较单纯用药效果明显,且臭氧治疗副作用较小,较为安全可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臭氧的疗效及长期安全性尚需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观察,臭氧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探究,以便为臭氧大范围应用于临床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凯思特医疗科技

kst

医用臭氧治疗仪系列产品:臭氧大自血疗法专用耗材(血袋、输血器)、医用臭氧治疗仪,应用于心脑血管病、肝病、肿瘤等内科疾病,同时适用于疼痛科、骨科、中医科治疗疼痛和椎间盘疾病。

中国医用臭氧协会、医院、中国臭氧医学网、中国臭氧治疗师联盟推荐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三类注册证医用臭氧仪,医用臭氧治疗仪售后维修服务中心,提供全面的技术培训、市场推广、售后维修、耗材持续供应、市场营销等服务;

推动臭氧医学发展10年,服务于国内家各级医疗机构,客户满意度第一,价格服务更周到。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咨询。

赞赏

长按







































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zlyy/706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