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如何选颞前动脉做颅内血管搭桥
颞前动脉主要供应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的前部,颞前动脉缺血后不会引起明显的神经功能缺失,因此临床上常将颞前动脉做为颅内搭桥的血运供体。按颞前动脉的起源部位不同,可以选择治疗大脑中动脉近段和远端的缺血性疾病,有时也可用于后循环的血运重建。
暴露颞前动脉最经典的方式为广泛分离解剖侧裂,暴露出M1段及其重要分支。但由于大脑中动脉的分支类型相当复杂多变,常常使颞前动脉不易辨认;颞中动脉和颞极动脉与颞前动脉的混淆,可能使手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失。
为此,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神经外科Meybodi等,在WorldNeurosurgery杂志上,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方式,用于快速地确定颞前动脉的解剖位置,为颅内搭桥提供良好的供体,尽可能地降低手术引起的并发症。
研究对16具尸头进行翼点入路解剖侧裂,然后由两名有经验的解剖学专家对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进行辨认,确定蝶骨小翼、颞极与颞前动脉、颞中动脉、颞极动脉的距离,并且记录了这些动脉与额叶岛盖部的关系。
图1手术模拟左侧翼点入路,解剖大脑中动脉的皮层分支。1,颞极动脉;2,颞前动脉;3,颞中动脉;4,颞后动脉;5,颞枕动脉;6,角回动脉;7,顶后动脉;8,顶前动脉;9,中央动脉;10,中央前动脉;11,额前动脉;12,眶额动脉
研究显示,16具尸头中,共辨认出颞前动脉19条(1例先前切除过颞前动脉,4例有两条皮层颞前动脉),颞极动脉17条,颞中动脉16条;多有的颞极动脉与额叶眶部相对;9例颞前动脉与额叶三角部和眶部结合处相对,8例颞前动脉与额叶三角部或三角部和岛盖部相对,2例颞前动脉与岛盖部前侧相对;除了1例颞中动脉与三角部和岛盖部结合处相对外,其他的颞中动脉均在结合处后方。
图2左侧翼点入路暴露大脑中动脉的皮层分支;箭头表示颞前动脉在M3-M4结合处距蝶骨小翼(A)和颞极(B)的距离。ATA,颞前动脉;GWSB,蝶骨大翼;LWSB,蝶骨小翼;MTA,颞中动脉;TPA,颞极动脉;8,顶前动脉;9,中央动脉;10,中央前动脉;11,额前动脉;12,眶额动脉
图3左侧大脑皮层的肉眼解剖。圆点表示颞极动脉(紫色)、颞前动脉(红色)、颞中动脉(绿色)相对额叶盖部的分布;颞极动脉对应于额叶眶部(黄色),颞中动脉大多对应于额叶三角部(绿色),颞中动脉常对应三角部和盖部结合处(绿色)
蝶骨小翼距颞极动脉、颞前动脉、颞中动脉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7mm、21.2mm、37mm;颞极距颞极动脉、颞前动脉、颞中动脉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4.7mm、32mm、45.4mm。
图4蝶骨小翼距颞极动脉、颞前动脉、颞中动脉的距离。TPA,颞极动脉;ATA,颞前动脉;MTA,颞中动脉
病例展示
一名55岁的女性,因左侧小脑上动脉动脉瘤破裂就诊,由于小脑上动脉起源于动脉瘤的基底部,血管内治疗只能栓塞分叶状动脉瘤的上部。
为了防止夹闭动脉瘤的过程中,夹闭小脑上动脉带来的严重后果,首先需对小脑上动脉进行血运重建,因颞浅动脉纤细,选择颞前动脉做为供体。
如何辨认皮层的颞前动脉呢?
额叶三角部是皮层颞前动脉的解剖标志,解剖分离侧裂后,沿着皮层颞前动脉至其起源于M1处;
然后再M3~M4结合处横断颞前动脉,将其转向小脑幕,与小脑上动脉进行颅内搭桥。
图5手术夹闭小脑上动脉动脉瘤,同时行颞前动脉-小脑上动脉颅内搭桥。A,术前造影提示小脑上动脉动脉瘤呈分叶状,小脑上动脉起源于动脉瘤的基底部;B,使用额叶三角部为解剖标志,定位皮层颞前动脉;C,沿着皮层颞前动脉至M1起源处;D,颞前动脉-小脑上动脉搭桥完成,动脉瘤完全夹闭;E,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夹闭完全,搭桥血管通畅。STG,颞上回
由此可见,通过这些重要的解剖标志,可以有效的确认侧裂旁的颞前动脉。而且因颞浅动脉、颞极动脉、颞中动脉至颞极和蝶骨小翼的距离有明显的差异,避免了术中血管的误认,降低了手术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
编辑
李晴
北京中科曝光哈市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日常经络养生之道
- 下一篇文章: 每天清晨坚持30秒,恢复30岁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