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介并发症06球囊扩张V4夹层
CASE:V4串联狭窄,球囊扩张后(2-9mmGateway,6atm),小夹层迅速扩大,并且累及PICA,真腔血流变差,PICA显影消失。紧急抢救PICA,真腔V4段支架贴覆,欣维宁动脉推注。前向血流恢复,PICA显影。
病史简介
女性,65岁,“左下肢乏力3天,头晕2天”
术前MRI:延髓左份脑梗塞(急性期)
术前MRI:左椎动脉串联狭窄
左侧小脑半球低灌注
考虑2处狭窄均为局限性短段病变,狭窄程度重,间隔距离较长。拟行单纯球囊扩张方案。
Apollo支架和Enterprise支架术中备用
DSA:左椎动脉V4段串联狭窄。
术中测量狭窄段血管直径近端2.5mm,远端2.0mm。
选用gateway2-9mm球囊,远侧狭窄扩张2次,6atm、10atm各1次;近侧扩张1次,10atm。
扩张后即刻造影,狭窄减轻,血流通畅。
观察20min后撤出导丝,旋转造影3D重建,准备结束手术。
旋转造影观察到近端狭窄处有1小夹层(箭头示近端狭窄扩张后小夹层)形成,暂不结束,延长造影观察时间。
3min后造影发现小夹层迅速扩大(箭头示V4夹层迅速上下蔓延呈螺旋状),血流开始变差,PICA受累,亦可见夹层。
立即准备置入Enterprise支架
夹层段血流进行性变差,流速慢,PICA显影消失。患者出现头晕呕吐症状。立即经导引导管推注欣维宁5ml,并以微导管超选入PICA内推注欣维宁5ml。
准备置入Enterprise支架
PICA显影恢复,立即于夹层段置入4.5-28mmEnterprise支架。
血流恢复,PICA显影。
欣维宁静脉持续泵入9ml/h维持。反复观察30min,前向血流和PICA显影均稳定。
返病房,欣维宁持续24h维持。
间断TCD监测血流。
24h后复查DSA,支架贴壁满意,狭窄减轻,血管显影进一步改善,夹层假腔不显影,PICA血流满意,但PICA主干仍可见分层。
TCD监测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患者头晕呕吐症状逐渐减轻消失。
复查MRI,未见新发梗死。
总结:单纯球囊扩张是颅内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常用的治疗手段,与置入支架相比除了操作简便和性价比高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以后治疗留有余地。
我单位近年来采用单纯球扩治疗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多,总体效果理想。
但是单纯球囊扩张也有其固有的弊端和风险,扩张后夹层形成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其原因与病变性质、部位、球囊选择、扩张压力相关。
本例夹层起源于近端狭窄处,该处血管成角,血流剪切力较大,导致小夹层迅速扩大蔓延,并累及PICA。虽经紧急处理后,最终未造成灾难性事件(PICA及V4相关的梗死、夹层急性闭塞或破裂出血),但仍值得反思和警醒。
思者常新点评
独具匠心=医生智慧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医生的智慧关系到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危,可见是多么的重要。
一、球囊扩张后夹层
球囊扩张部位造影:见管腔内有被线状造影剂隔离的充盈缺损、管腔外造影剂滞留或内膜片,是导致急性闭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造影时“夹层”伪象
主要是由于造影剂注射力量小,造成造影剂量少,在造影时出现低密度透X线区;有时由于深置导管、使用强支撑力导丝等也可导致假性病变,此时通过调整导管位置和血管内应用尼莫地平可做鉴别。
三、夹层分型(冠脉资料)
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病研究所(NHLBI)根据血管损伤的形态学特点将血管内膜撕裂分为六型:
四、介入操作相关因素
1、指引导管因素:导管过度深插、导管内径过大;
2、球囊因素:球囊过大(球囊直径/病变血管直径1.2),反复多次球囊扩张,或普通球囊高压力扩张,或在球囊高压作用下,钙化斑块与临近的软组织相对错位移动,也易发生夹层形成;
3、导引钢丝因素:较硬的导丝易损伤血管内膜或刺破血管壁;慢性闭塞病变(CTO),极易将导丝送入血管内膜下造成桥血管夹层;
4、动脉支架因素:发生的部位多为支架的两端,尤其是远端,多因支架球囊扩张时支架对管壁挤压导致;
5、造影剂因素:高速的造影剂流,也是造成冠状动脉夹层不容忽视的因素。
并发症及“失败病案”是临床医生成长的最佳教案,诚请各位老师,如果您能分享“并发症及失败病案”至邮箱hebicu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 上一篇文章: 常见病症调理搭配方案你问我答,建议收藏
- 下一篇文章: 养生nbsp以你的双手拍去你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