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医院快速打通急性脑梗塞血管
蔡艺灵教授、副院长,解放军医院,神经内科
近日,多位中老年患者医院抢救,因及时进行动脉取栓获得最佳治疗时机而恢复良好,这是解放军医院成立“绿脑”急救脑卒中快速通道,与北京市及急救中心协作,进行溶栓取栓多学科协作组以来,又一次因高效率的协同作战而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同时也是解放军医院建设医院,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技术平台建设。
这类患者多为突然意识不清1-3小时的中老年患者,一侧肢体偏瘫,双眼向右凝视,初步考虑中风,经呼叫急救中心转运,医院后快速确诊急性脑梗死可能,NIHSS评分(脑梗死程度评价)多在10分以上,考虑大动脉梗塞,经神经外科、放射科,同时进行影像学评价程序。神经介入医师立即与陪同家属谈话,告知有关取栓事宜,同时,联系放射科介入技术人员、麻醉科、神经介入专科护士到位,立即启动取栓小组工作。在取得家属同意之前,快速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待家属签字同意,将病人送至导管室时,神经介入医师、放射技术人员、介入辅助护士、麻醉医师各就各位。一般离发病约3-4小时。神经介入医师将微导丝、微导管送至血栓位置,通过导丝导管协同作用,将微导管钻过血栓位置,此时经微导管手推造影显示远端血管显影良好。医师将支架通过交换导丝引入血栓位置,缓慢释放,同时向外轻轻拉曳,另取针筒在Y阀抽取含有血栓碎屑的血液。待支架撤出,立即行脑血管造影,显示整个大脑供血,颈内动脉、中动脉及远端血管显影良好,非常满意。此时离发病4-6小时。待麻醉清醒,现患者原来偏瘫的肢体,已能自如活动。术后第三日,患者已能下床行走。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颅内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脑梗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死亡率高。急性脑梗死治疗有一个重要的黄金治疗时间窗,在发病4.5小时内可考虑是否能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小时内可考虑是否能血管内取栓治疗。颅内血管闭塞支架取栓于年首先在美国开展。年底国内医院率先早期开始实施此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颅内动脉急性闭塞行机械取栓,医院多学科合作的协调能力和各学科自身的实力。急性脑梗的急诊病人要刚好在时间窗内快速通过院前急救医院,脑血管造影证实颅内血管闭塞位置,及时完成取栓手术。
解放军医院作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主要基地、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有很丰富的溶栓技术,并能够批量成功动脉取栓,这在医院中也为数不多。医院组织神经内外科、放射科、麻醉科、护理部成立的溶栓取栓多学科协作组及“绿脑”快速无障碍通道,通过学习协作,绿色通道快速畅通,救治技术不断完善,在脑卒中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背景知识:急性脑梗死在发病3-4.5小时内接受rt-PA溶栓治疗,是唯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但溶栓治疗仅能使32%-35%的血管实现再通,存在一定的出血转化风险,且rt-PA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而对于脑部大血管疾病闭塞或者发病超过4.5小时的病人,静脉溶栓往往无效,甚至会极大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对于这部分病人,目前多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办法,例如动脉内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血管内球囊成型术或者急诊脑动脉支架置入术等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可以极大提高血管的再通效率,进一步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
随着介入装置和介入材料的推陈出新,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机械血流重建方法。机械血流重建治疗主要包括机械取栓、碎栓、支架取栓以及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等方式。如采用机械碎栓方法可帮助溶栓剂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溶栓剂用量,从而减少脑出血风险。机械血流重建治疗主要包括机械取栓、碎栓、支架取栓以及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等方式。这些机械取栓、碎栓技术从最初的微导管、导丝碎栓,介入装置已由Merci、Penumbra等不同设计的碎栓、取栓系统发展到自膨式支架取栓装置,极大提高了血管再通率,明显提高病人临床预后,并且显著降低脑出血发生率,堪称急性卒中病人的福音!
目前临床常用SolitaireAB/FR支架取栓装置采用自膨式,支架形状设计具有良好的输送性。在微导管通过闭塞部位后,支架覆盖整个血栓,支架径向支撑力可以向血管壁挤压血栓,直接形成向远端供血的通道,支架埋在血栓内3~10min后,再缓慢回收支架,近端可用球囊或者吸取血栓加以保护。可回收支架取栓装置可以单独取栓,亦可联合动脉局部溶栓、静脉溶栓或联合其他机械取栓等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均显示,使用支架辅助具有很高的血流重建成功率以及相对较好的临床预后。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年批准SolitaireFR用于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年美国卒中协会发布的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指南中明确推荐SolitaireFR取栓优于其它装置。
在年,在国际顶级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4项关于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机械取栓与rt-PA静脉溶栓的临床对照试验,表明对于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溶栓治疗疗效优于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前景一度黯淡无光。然而,年美国卒中大会上,连续发布了4项大型临床试验(MRCLEAN、ESCAPE、EXTEND-IA、SWIFT-RIME),这些实验摒弃了单纯的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比较的思路,采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机械取栓的治疗方法(称为“桥接治疗”),与单纯静脉溶栓比较,均得出了病人显著获益的阳性结果从而提前结束试验。这些试验的发布为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带来了又一个春天,也有望成为继rt-PA静脉溶栓之后又一个急性脑梗死治疗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需要指出,真正实现急性脑梗死的快速高效血管内治疗,离不开公众对卒中发病的早期识别(FAST)、快速转运、快捷通常的急救绿色通道、相关科室(放射科、检验科、导管室、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及神经外科等)的密切配合,离不开病人及病人家属的理解配合,更离不开优秀的神经介入团队的通力协作。而医院人,全力协作,为患者提供了优秀的诊治服务。
来源:搜狐健康
版权申明
快来领取“小天使”!!忘记登录密码?
视频下载有麻烦?
天使汇助手来帮您!
1.搜索添加微号“tianshihuizhushou”
2.长按↓↓↓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 上一篇文章: 医药代表课堂如何发放学术会议邀请函
- 下一篇文章: 下属医院新闻盱眙县中医院脑病科成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