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超早期溶栓是脑梗死治疗的关键
时间:2016-11-11来源:治疗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次
董景宣,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擅长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头痛、头晕及神经症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我国每年死于脑中风者有万之众。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脑梗死的治疗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认为,超早期溶栓是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如果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那么瘫痪的肢体就可能完全恢复正常;相反,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那么瘫痪肢体的恢复将十分困难,甚至遗留下终身瘫痪,这可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临床上脑梗死指的是什么?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管腔在短期内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所供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变性或死亡,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称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也称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因供血障碍而发生的缺血性坏死,其根本原因是在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下,侧支循环又不足以代偿供血,而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另外,单纯的缺氧或低血糖也可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脑血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最主要是动脉管壁病变。最常见的为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炎,使动脉血管壁发生变性、损害。动脉壁病变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动脉壁的异常,其他血液成分变化或血流动力学异常一般不易导致脑动脉血栓形成。脑血栓临床都有哪些表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发生于50岁-70岁,男性多于女性,冬春季多发,多在静态下发病,尤其有不少患者在夜间发病。近90%患者可询问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史。脑血栓形成局灶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则取决于血栓形成的动脉。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血栓在颈内动脉形成的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窦部及虹吸部最多。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的典型表现为同侧眼睛失明;对侧偏瘫,上下肢瘫痪的程度相同;对侧偏盲;在优势半球发生者还出现失语、失读、失算、失写等言语障碍;少数患者伴有病变侧头痛。由于颈内动脉为大的主干,有的患者在发病后3-5天因大片脑梗死,而出现颅高压症,重者发生脑疝而致死。临床上诊断脑梗死疾病,一般都做什么检查?CT扫描:脑血栓形成后的24小时内,脑CT扫描大多数显示正常。在24小时以后,可逐渐显示出梗死区为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另外MRI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更大;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了解颅内动脉血流情况,但结果可靠程度与操作者关系很大。脑血栓依据哪些标准进行诊断与鉴别?脑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多发生于中老年;②静态下发病多见,不少患者在睡眠中发病;③病后几小时或几天内达高峰;④面、舌及肢体瘫痪、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定位症状和体征;⑤脑CT提示症状相应的部位有低密度影或脑MRI显示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⑥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及脑卒中史;⑦病前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现在临床上采用什么原则治疗脑血栓?脑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是尽量解除血栓及增加侧支循环,改善缺血梗死区的血液循环;积极消除脑水肿,减轻脑组织损伤;尽早进行神经功能锻炼,促进康复;防止复发。脑血栓形成的恢复程度取决于脑梗死的部位及大小,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在脑血栓形成的早期,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如果丧失上述机会或病情不允许则进行一般性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如果病情已经稳定,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不论是完全恢复正常或留有后遗症者,应长期进行综合性预防,以防止脑血栓的复发。最重要的也是效果最好的溶栓治疗:1、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目的。溶栓治疗的目的就是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溶解血栓、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及时恢复供血,从而挽救缺血脑组织。2、栓治疗的时间窗。局部脑缺血中心缺血区很快发生坏死,只是缺血周边半暗带区对缺血的耐受时间较长。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那些尚未坏死的缺血周边半暗带脑组织。3小时内绝大多数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是有效的;发病3-6小时大部分溶栓治疗可能有效。如果患者错过了溶栓治疗机会的话,那么剩下的治疗就是被动的保守治疗了,但总的来说治疗效果都是欠佳的,而且大部分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和残疾。康复治疗:主张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即使在急性期也应注意到瘫痪肢体的位置。病情稳定者,可以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这既可明显地降低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致残率,也可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肩周炎、肢体挛缩、废用性肌萎缩、痴呆等。怎样做好脑梗死的预后与防治?对于脑血栓形成患者来讲,主要仍在于预防。尤其在发病后,容易复发,且每次复发均较前一次严重。一般认为发病第三次时,近%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预防复发是综合性的,除了长期应用脑血管病药物外,应积极治疗导致脑血管病的内科疾病,生活上应低糖、低脂和低盐饮食,防治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等。脑卒中是成年人的常见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医疗支出等特点。一旦发病将会给家庭和经济上带来沉重压力。让人们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致病能力以及明确防治脑卒中途径和手段,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脑卒中防治重点是预防,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做好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 上一篇文章: 真实病例分享小脑梗塞
- 下一篇文章: 头条美国心脏学会联合卒中学会发布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