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ldquo故障rdquo难
世界预防中风日
手脚不听使唤了、讲话不清了、嘴巴歪了……这些“中风”的症状我们并不陌生。从老年人到中壮年再到青少年……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个人一生中有1/6的几率罹患中风。
发生中风的大多数原因是人类脑供血的脑血管系统出现了“故障”,脑梗死、脑溢血都是中风典型的表现。
不能小觑的“中风”
高
发病率
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人中风;
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的人数约万,每年以8.7%的速度递增。
高
死亡率
全球:约20秒就有一人因中风而死;
中国: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每年死于中风的人数约万。
高
致残率
中风人群中约75%—80%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超40%,患者生活质量降低。
高
复发率
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研究发现,我国患者首次出现中风发作的五年内,复发风险高达41%。
高
年轻化趋势
全球:2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中风概率已经提高25%,占中风患者的三分之一;
中国:有10%—15%的患者是在45岁之前发病,中风已不再是老年人专利。
高
经济负担
中风后因为残疾,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如果去专业的康复机构,通过专业人士指导训练,恢复起来也会更快,而这笔康复费用却不是小数字。
高
80%可预防
很多人认为中风是没法预防的,得了病就只能听天由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真实的情况是,有超过80%的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认识中风,规避风险
看懂这些“突然”症状
马上进入的夏季也是中风高发季,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在不及时补充水分的情况下容易脱水;同时,由于天热影响休息,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发生中风。一旦发生了一下这些“突然”症状,一定要加以警惕:
1、突然面瘫、上下肢无力,尤其是在身体某一侧发生;
2、突然出现语言、意识或理解障碍,说不清话;
3、突然头晕,出现平衡障碍和行走困难,表现为走路不稳;
4、突然发生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5、突然出现未曾经历过的剧烈头痛。
抓住黄金急救时间
每延误1分钟,会有万个神经细胞死亡,
每延误1小时,患者的大脑将变老3.6年。
中风最大的特点是治疗需要和时间赛跑,一旦发现中风的征兆,要第一时间拨打,在等待急救车到来期间,家属应该进行以下处理:
1、不要服用降压药;
2、平稳放置患者,头位置较低,同时头转向一侧,也可以侧卧;
3、保持病人呼吸畅通,保持其口腔清洁,有假牙者应取出。
4、保持安静,减少出血。
学会这些“日常”风控
控制“三高”疾病
中风的最大前提是患者本身有脑血管疾病,而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通过饮食习惯习惯的改善、适当适量运动以及按时正确用药,有效避免三高疾病,可以降低中风风险。
控制“房颤”疾病
作为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在房颤发生时,心房内的血液淤积会产生血栓,进而脱落的血栓流动就会引起脑血管疾病,从而引发中风。据统计,房颤患者引起中风的概率对比普通人高出5—10倍。
若既往出现过房颤,则需要在心内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通过预防血小板的聚集、抗凝等治疗,来有效减少中风的概率。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者应戒烟或限制吸烟量,避免过量饮酒;
饮食成分中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
适量进行体育锻炼,避免久坐;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状态,保持乐观的心态;
良好的生活习惯均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
用保险为风险兜底
重疾险保“脑中风后遗症”
中国保监会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明确指出:保险公司将产品定名为重大疾病保险,且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上)阶段的,该产品保障的疾病范围应当包括本规范内的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除此六种疾病外,对于本规范疾病范围以内的其它疾病种类,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使用。
医疗险保“中风看病”
在健康保障规划方面,除了配置重大疾病保障外,还可以购买医疗险对中风引起的医疗费用进行赔偿,例如,中风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损失予以赔付。
内容结合《生命时报》、《人民日报》、新华网整理
猜你喜欢●中信保诚人寿,什么水平?
●听她们说“为什么选择保险业”
●再创纪录,连续17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医院顺利举办年护理实习生
- 下一篇文章: 哈佛大学顶住压力,终于公布咖啡与癌症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