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

时间:2021-3-11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dyssynergiacerebellarismyoclonica)系由RamsayHunt()最早描述,故又称RamsayHunt综合征(RHS)。但在以后应用RHS报道的诸多病例,其临床、病理及病因等却很不一致。本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其基因传递形式分类于脊髓小脑型遗传性共济失调,其病因不明。马赛协作组()曾提出不宜采用这一名称,并根据以往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类:1.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progressivemyoclonicepilepsy,PME)表现为肌阵挛伴癫痫性抽搐,进行性加重,特别是出现共济失调和痴呆。2.进行性肌阵挛性共济失调(progressivemyoclonicataxia,PMA)是以肌阵挛、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偶有或无癫痫发作及认知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但也指出在这两类综合征之间的临床症状仍有部分重叠。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表现:

1.多在儿童及成人早期起病。

2.早期即出现动作性肌阵挛,为短暂、突发的粗大肌肉抽动。肌阵挛局限在一组或多组肌群,并对声、光及情绪刺激很敏感,运动时抽动加重。

3.多数不伴意识障碍,偶有强直阵挛性全身癫痫抽搐,但频率很低。

4.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体征缓慢进展,重者出现小脑性语言障碍、构音不清、吞咽呛咳及行走蹒跚不稳。

5.认知功能多保持完好,并无痴呆表现。

6.可有眼球震颤、肌腱反射增强或减弱及锥体束征。

随病情发展,除共济失调及肌阵挛外,可以出现不同症状体征,如语言障碍、构音不清、眼球震颤等。后期应注意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压疮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ystl/1117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