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疾病,以及小脑与大脑皮质、脑干、脊髓传导通路疾病,表现为步态、躯干、四肢和语言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所以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机,协同肌和固定机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这样才能达到神经系统的平衡。
共
济
失
调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即先天禀赋不足。究其病机,中医理论责之于先天肾精亏虚。因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内经》曰“两精相搏谓之神,“合而成形,愫问.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愫问逆调论》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灵枢.海论》脑为髓海故肾气盛则筋骨强健、动作敏捷、精力充沛;肾虚髓亏则筋骨失荣、动作缓慢、神疲乏力,则既有“骨摇、“呆愚之证,又可伴有发育异常等畸形之态,故肾虚脑萎是其病机根本。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累及后天,脾胃运化失司,水谷化生乏源,精微无以输布至周身则肢细、肉萎、神疲乏力。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主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中,骨赖髓以充养,而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则骨骼失养,出现腰膝酸软,足萎无力。
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之精气,由脾胃化生。先天之精是产生生命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来源及作用特点虽然有异,但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可以相互转化,即“肝肾同源。先天肾精亏损,久则不能滋养肝阴,阴血虚则虚风内动,可见肢挛、震颤、烦躁易怒诸症。固治疗应从补益肝肾,调理脾胃,固本培元入手治疗。
固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先从脾胃开始,脾胃强,则后天之精充盈,后天补先天,遗传多为先天之精不足。体质状况取决于先天和后天,先天因素是决定体质的根本,后天因素可以影响体质。体质在一生中,对人体功能活动产生着影响。《灵枢·寿夭刚柔》曰:“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禀赋强则肾(精)气充足,体质强,能有效激发、推动机体各脏腑经络气血形成及其功能活动,并将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转化为肾精,肾精质量优化;后天补先天,肾强则身体强。
为什么有的人去过很多地方,用过很多药治疗效果都不好呢?
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年龄、生活环境、患病时长、病情程度、体质、累及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又因疗程较长,随着治疗的进展,证候、症状都会发生变化,很难用某个固定的处方完成治疗,但调理脾胃补益肝肾固本培元应始终是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中心环节,例如:通络生机疗法就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病期辩证施治、随证加减,将“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贯穿治疗始终,在治疗时既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脏腑功能失常,和病情随着时间和药物的变化不同等,又结合病人职业、环境、气候和生活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小脑性共济失调病情变化和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法则,所以它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从病人整体出发,这样也能更快恢复。
御方生髓汤诊疗痿症共济失调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止痛通络,修复脊髓神经系统
活血镇痛,通脉透骨,活化病变部位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脊髓的病态肿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修补损伤的神经细胞,兴奋中枢神经细胞,消除并抑制炎性水肿,使触觉逐渐恢复,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痉挛、僵硬等外在表现!
第二阶段:补精养髓,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
补肾生髓,滋养督脉,补充受损部位流失的大量营养成份,滋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重建神经网络。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供血供氧的能力,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从而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
第三阶段:滋肝壮骨,促进神经繁殖再生
逐步激活并修复断裂的神经,重建或通过侧枝重建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使神经网络全面更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神经组织,
扫描
- 上一篇文章: 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中医特殊疗法,真的
- 下一篇文章: 小脑性共济失调怎么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