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讨论病例老年女性小脑半球的纯囊性病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病例来源:医院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整理
导言:清明假期,我们神经影像交流群发起了十多个精彩病例讨论学习,小编从中挑选了本病例,与大家分享;非常感谢医院张老师提供的精彩病例。
病史:69岁女性,头晕恶心伴行走不稳1年,加重一周
MRI图像
病理结果:血管母细胞瘤
概述
血管母细胞瘤是一个良性、缓慢生长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血管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到2.5%。成人最常见的小脑原发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形态特点,血管母细胞瘤可分为单纯囊型、囊结节型和实质型,以囊结节型最多见。
1.大囊小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最常见典型表现,大囊小结节征,囊腔张力高,境界清楚,边缘光整,少数可见分隔,多位于脑凸面一侧,且具有“囊越大、结节越小”的倾向。壁结节内及瘤周可见异常血管流空影。壁结节在T1WI与脑实质相似或稍低,在T2WI与脑实质相似。
增强扫描壁结节显著强化,囊液、囊壁多不强化,部分在瘤周可同时有显著强化结节。瘤周多无明显水肿。部分囊液在T1WI及T2WI均始终高于脑脊液信号,主要原因是囊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成分。
2.单纯囊型(本病例):少见,可能因附壁结节太小,故而应行多方位薄层扫描观察十分重要。
3.实质型:该型MRI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主要特点是:肿瘤外形规则、边界清楚,呈圆形或类圆形,血供丰富。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均为明显高信号,少数T1WI可见点状高信号,可能瘤内亚急性出血或含较多脂基质细胞,含脂基质细胞是血管母细胞瘤特点之一。肿瘤实质ADC值较高,在DWI上呈特征性的低信号。
肿瘤内或瘤周蛇形、迂曲的条状血管流空为本病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后界限更清晰,呈明显强化。
血管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囊实性血管母细胞瘤需与囊性胶质瘤、囊性转移瘤、脑脓肿鉴别:
1囊性胶质瘤:多发于儿童,瘤壁结节内及周围无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时囊壁可出现强化,壁结节的强化程度不及血管母细胞瘤明显。
2囊性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易多发,无血管流空影,病灶周围水肿明显。
3脑脓肿:患者多有感染病史,常有明显强化的脓肿壁,厚薄较一致,无壁结节,灶周水肿明显,DWI脓肿呈高信号。
实性血管母细胞瘤需与胶质瘤、AVM等鉴别:
1胶质瘤:实性胶质瘤瘤内及瘤周血管流空影不及血管母细胞瘤明显,水肿可较显著,DWI上呈高信号;血管母细胞瘤T2上信号更高,DWI呈低信号。
2AVM: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因周围脑组织缺血而显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无占位效应,流空血管粗大,常伴出血,可有钙化。
- 上一篇文章: 三基亚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合并脑病的鉴别
- 下一篇文章: 小脑扁桃体下疝与脊髓空洞可以这样清晰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