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之共济失调黑暗之后迎来黎明
最近一部《我不是药神》刷爆了朋友圈,短短上映3天时间,累计票房就突破10亿之多,实时排名第一。为什么它会这么火,因为它反应了如今社会的现状,提到了人们都非常关心的医疗问题,在疾病面前,贫与富、生与死的强烈反差,让每个观众心里都沉甸甸的。
作为一名经常和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打交道的我来说,感触也是颇深的。大家都知道,共济失调,是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有高度的遗传性,属于罕见病的范畴。目前人类对于99%的罕见病,包括共济失调,均缺乏根治办法。共济失调一般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失衡,持物不稳,抓握拿取无力,精细动作困难,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视物成双,吞咽困难等。共济失调的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之间,家系中的患者发病年龄有逐代提前、病程进展增快的趋势,一旦发病就如刹车失灵的汽车奔向生命的终点。随着病情加重,运动功能逐步退化。患者依次从辅助行走、坐轮椅、直到卧床不起,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病程长短因病、因人而异,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患者的大脑基本不受影响,意识清晰,思维正常,然而躯体逐渐被病魔禁锢,患者被迫体验、见证自身各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丧失的痛苦过程。
而针对小脑共济失调的治疗和康复确实是当今医学界的难题,不容易恢复。我接触过很多小脑共济失调患者,他们之前也是四处问药,医院来回奔波,花光了几乎所有积蓄却丝毫没有效果,导致直接失去信心,放弃治疗。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广东一位叫李吉祥(化名)的患者。发病时,他29岁,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施工员,工资相当客观。可是因为发病后,他因为双腿无力、走路不稳、动不动就摔倒,这在施工现场是非常危险的,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在四处求医的过程中,病情不断恶化,最后大小便都失禁。为了治疗,他医院可是却还是无果而终,但是却也耗费了所有的积蓄。没有钱,就没法继续治疗只好在家静养。
其实这只是我见证过小脑共济失调康复中的一个。为什么会提到他,他只是所有类似患者中的典型,他的担心和顾虑是大多数患者的担心和顾虑。而这也是“我不是药神”中反应的问题,什么叫真药?什么叫假药?其实能治好病的药就是好药真药。
当然没有康复的患者也不在少数,为什么呢?有的是太急于求成,吃两三个月的药就想康复,一旦效果不明显就果断放弃;而有的是嫌贵,疗程太长,怕吃到最后也好不了也是放弃。影片中有句话是‘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思想的穷病,思想的癌症,治病先治脑,救人先救思想,最好的医生永远都是自己。
我不是药神,不能治好这个世界。但能改变一点儿,能帮助到一小部分人总归是好的。愿我们虽生而平凡,却不忘创造更好的世界。
晨星中医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每天这样做,胜过走6000步中老年适
- 下一篇文章: 皮肤之外全是伤害一切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