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症状帕金森病鉴别诊断康复,一文
导语
李某,62岁男性,2年前因右手不自主震颤就诊。
血液化验及头颅磁共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多巴丝肼片、盐酸普拉克索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渐出现肢体僵硬、行走不稳、小便失禁。
近1月来出现数次晕厥,就医发现存在直立性低血压,复查头颅磁共振提示脑桥、小脑萎缩明显,最终诊断为「多系统萎缩」。
临床上有许多类似李某的患者,以帕金森症状为首发表现就诊,往往会被当成帕金森病来治疗。
为了减少类似的误诊,对于以帕金森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如何揭去帕金森症状这层「面纱」,露出底下的「真面目」呢?
图1帕金森症状分类树状图
首先我们要理清原发性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概念。原发性帕金森病(PD)帕金森的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
根据四主征及帕金森的支持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症状诊断,目前术前病理诊断尚不能实现,长期随访观察才能「日久见PD」。
PD患者多从一侧肢体起病,早期对左旋多巴及复方制剂有良好的反应。
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广义上指有帕金森样表现的疾病总称(Parkinsonism),狭义上指有帕金森样表现的非PD疾病总称(Parkinsonian),一般临床上指的是狭义的帕金森综合征。
包含以下几类疾病:
壹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仔细询问病史及相应的辅助检查,一般较易诊断。
(1)药物性:最常见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原因,有明显的服药史,服用过量的利血平、碳酸锂、氯丙嗪、氟桂利嗪等药物,可出现帕金森症状。
(2)血管性(VP):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起病隐匿,也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于多次脑卒中后出现。可有阶段性进展,表现为不典型的帕金森症状,多为双下肢运动障碍,表现为「磁性足反应」,起步困难,僵直性肌张力增高,多无静止性震颤,常伴有锥体束征及痴呆。头颅MRI上可见脑白质病变及多发性腔隙灶、腔隙性脑梗死。对左旋多巴及复方制剂治疗效果欠佳。
(3)中毒性:有毒物接触史如一氧化碳、有毒重金属、二硫化碳、甲醇、乙醇等,可出现帕金森症状。
(4)代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异常,肝性脑病等。
(5)肿瘤:基底节区肿瘤可引起帕金森症状。
(6)脑炎后:较少见,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脑脊液检查提示颅内感染,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改善。
(7)脑外伤:少见,个例报导钝性头部外伤致中脑损害,可出现帕金森症状,左旋多巴可改善部分症状。
贰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1)多系统萎缩(MSA):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尿失禁、直立性低血压等)、帕金森症状、小脑症状(共济失调、小脑性构音障碍等)。
按早期突出症状分为帕金森型(MSA-P)、小脑型(MSA-C)、自主神经型(MSA-A)。
其中帕金森症状是46%患者的首发症状,僵直和少动是主要表现,在早期容易被误诊为PD及SCA,直到数年后自主神经症状逐渐显现才诊断为MSA。
头颅MRI横断面示脑桥「十字征」(见图1),矢状位示壳核、脑桥、小脑萎缩。大部分MSA患者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不敏感,少部分反应灵敏。
图1头颅MRI显示脑桥「十字征」
(2)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在40岁以后发病,进行性加重,垂直性向上或向下核上性凝视麻痹,姿势步态不稳伴反复跌倒,颈部体位异常如颈后仰、帕金森症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
PSP患者常常呈对称性运动不能或僵直,近端重于远端。
头颅MRI在T1WI正中矢状位上可见「蜂鸟征」及「鼠耳征」(见图2)。
对左旋多巴反应欠佳或无反应。
图2MRIT1WI正中矢状位显示「蜂鸟征」,轴位显示「鼠耳征」
(3)路易体痴呆(DLB):在临床和病理表现上介于PD和AD之间,表现为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形象而细节丰富的复发性视幻觉,自发性帕金森运动特征、晕厥、跌倒、睡眠障碍、抑郁等。
在早期,与AD及PD鉴别困难。
确诊依靠病理发现大脑皮质及皮质下核团弥散分布的Lewy包涵体。
头颅MRI颞叶萎缩不明显,FDG-PET可显示枕叶代谢降低。对抗帕金森药物效果较差。
(4)皮质基底节变性(CBD):好发于60~80岁,不对称性的帕金森样表现,构音障碍和智能减退、失用、异己手(肢)综合征、肌张力不全、肌阵挛、强握反射等,MRI表现为非对称性皮层萎缩。
左旋多巴多数治疗无效。
叁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1)Huntington病(HD):大多数有阳性家族史,表现为舞蹈样动作为主的运动障碍、精神异常、认知障碍。
帕金森症状主要为肌僵直、运动迟缓。典型的临床表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及IT15基因分析可确诊。左旋多巴作为对症治疗药物。
(2)肝豆状核变性(WD):可有舞蹈样动作、精神症状,帕金森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缓慢、肌张力升高、震颤等,实验室检查示铜蓝蛋白明显降低、尿铜增高、肝功能异常,角膜K-F环阳性,头颅MRI可见基底节区、脑干等处T1低信号、T2高信号影。左旋多巴作为对症治疗药物。
看了上文,可见需要鉴别的疾病确实纷繁复杂,但是如果你心里种着一棵「帕金森症状分类树」,以理论知识为土壤、临床实践为肥料,灌以细心和耐心,加上一点犀利的眼光,相信最终总能顺藤摸瓜,找到真相。
帕金森病的自主神经症状,不要小看它!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过程累及脑组织及自主神经系统多种神经递质通路,临床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以及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嗅觉障碍和睡眠紊乱等非运动症状。
70%~80%的PD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随着PD整个病程的进展,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发生率逐渐增加。
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主要包括胃肠功能紊乱、膀胱功能亢进、体位性低血压等多方面,可贯穿PD始终,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简单总结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见的临床表现、相关影响因素和简单处理措施,以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壹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在PD患者中较为常见。
一项研究提示,有50%的PD患者存在体重减轻,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体重减轻。
PD患者体重减轻的原因尚不清楚,不仅仅是中重度的运动障碍引起的营养欠佳和PD患者能量消耗增加导致的。双侧DBS手术后也会出现体重增加。
另外,异动症患者在患病期间容易出现体重减轻,从而使得患者每公斤体重使用的左旋多巴药物多于无异动症的患者,从而加重异动症症状,使患者体重进一步减轻,形成恶性循环。
?排除其他造成体重下降的原因(恶性肿瘤、内分泌因素);
?是否存在吞咽功能异常,可以进行吞咽功能检查;
?注意膳食营养支持;
?调整相关抗帕金森药物,减少异动症的发生。
贰吞咽功能障碍
PD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与儿茶酚胺相关神经变性,以及脑干、咽部肌肉LEWY小体形成相关。
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窒息、吸入性肺炎、营养障碍和脱水等风险。
吞咽功能障碍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患者吞咽的整个过程(口腔、咽部和食管)均可受到影响。
在PD晚期阶段,严重的吞咽障碍会造成误吸,导致患者反复肺部感染。
肺炎是PD患者晚期阶段的主要死亡原因。
?吞咽困难患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尽早行吞咽功能锻炼;
?可采取胃肠内营养,注意防治相关并发症,短期可选择胃肠营养管,长期可选择胃造瘘术。
叁流涎
流涎在PD患者中的发生率为70%~80%,其中男性多于女性。
PD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可引起唾液清除障碍。
严重的流涎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社交活动,而且会引起口周皮肤感染。
?主要包括充分评估患者吞咽功能;
?对吞咽功能进行康复锻炼;
?鼓励患者规律吞咽唾液(可以携带定时吞咽提醒器);
?可舌下含服1%阿托品液体缓解症状;
?症状严重者可行唾液腺肉毒素注射。
肆便秘
便秘是最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结肠动力障碍和直肠功能紊乱在PD患者中发生率分别高达30%和60%。
便秘可早于运动症状发生前10余年出现,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疼痛感、排便后仍觉肠道未排空。
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变性,肠内容排空缓慢,肠道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在便秘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便秘患者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和液体摄入(每天8杯水),避免食用香蕉;
?增加运动量,促进胃肠运动;
?可以使用大便软化剂、渗透性泻剂(乳果糖)、聚乙二醇电解质平衡液、灌肠药物(开塞露)改善患者症状。
伍膀胱功能异常
PD患者的泌尿功能障碍主要由于逼尿肌反射亢进引起的尿频和尿急,严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质量。
骶髓的自主神经及脑桥排尿中枢共同参与排尿功能的调节,下丘脑、小脑、额叶皮层参与了尿液的储存功能。
PD患者膀胱反射亢进可能与排尿中枢抑制作用损害相关。
?如果患者存在排尿方式突然改变,需先排除泌尿系统的感染;
?如尿频、多尿等症状突出,需排除糖尿病;
?抗胆碱能药物有助于改善膀胱功能异常,包括奥昔布宁、丙哌维林等,这些药物能够通过血脑屏障,但应注意相关毒副作用;
?也可以选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胆碱药物,如曲司氯铵。
陆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OH)定义为从卧位到直立位收缩压下降≥20mmHg,或收缩压<90mmHg,在PD患者中发生率为48%,无症状患者可达60%,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和相关抗帕金森病药物均与OH发生相关。
OH的主要表现为站立时出现头昏、头痛、视物模糊和跌倒等。
下丘脑、脑干和外周神经系统等部位Lewy小体变性参与其病理过程。
?需要注意防止跌倒;
?停用或减少相关降压药,调整抗帕金森药物使用;
?摄入足够的水和盐,少食多餐,夜间不喝咖啡,避免饮酒;
?入睡时抬高体位30~40度;
?如果症状无法通过非药物治疗缓解,可以选择氟化可的松、米多君等药物。
柒排汗过多
PD患者在运动开期或者是剂末现象时会出现大量流汗,通常伴随着运动障碍,在热刺激后出汗明显增多,因而患者对高温环境耐受性差。
出汗部位主要位于面部、颈部,躯干和肢体出汗较少,这可能是体内的一种代偿性机制。
出汗异常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功能异常。
?首先排除慢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女性绝经后状态等其他相关问题;
?保持室温稳定,避免高热环境;
?如出汗部位比较局限,可选择肉毒素注射治疗。
结语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PD患者发生率较高,伴随着PD整个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人们对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认识尚不足,无相关系统性研究,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的支持治疗。
在PD患者诊治过程中,对相关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的充分认识,有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正确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百草养元汤可以治疗小脑萎缩,你知道
- 下一篇文章: 共济失调患者走路困难,头晕头疼前,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