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债市我们应当记住些什么
2013年债市我们应当记住些什么
数据统计,2012年到2013年新发行的债券型基金多达299只,超过以往10余年的总和。但是,资本市场有其内在运行逻辑,正如本专栏曾分析过的,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类,轮动不可避免,只是触发的时机不容易预测而已。从2013年6月开始,债市遭受了滑铁卢,中债总指数连续7个月下跌,积累跌幅达4.48之多! 第二,中国的负债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改变,转型已开始。自2008全国哪家医院医治白癜风最好年以来,在扩大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推动下,经济体整体杠杆率逐年上升,加重了增长的本钱,也束缚了增长的活力和效率。一方面,连年依托举债寻求GDP以后,很多地方融资平台堕入了“借债融资—偿债需求—再借新债”的恶性循环中,而地方潜伏债务范围其实不透明;另一方面,货币的乘数效应趋于减弱,过往简单靠数量上的货币扩大已没法有效推动经济,“货币空转”的现象也愈发明显。为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2013年开始,去杠杆的大幕正式开启,在紧货币和利率市场化的两重作用下,整体利率上扬,对债券构成了压力,这1趋势还将延续。 第三,央行的货币政策和调控模式对债市有着重要影响。从2013年开始,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显不同以往的特点。一方面,央行运用频繁的短时间公然市场操作对货币供应灵活调解,在2013年全年的49个有效交易周当中,央行在其中41周进行过回购或央票发行的操作,短时间工具的使用成为常态化;另一方面,央行在2013年的货币调控中增加了新型工具,包括常备借贷便利和短时间流动性调理工具等。各种短时间货币政策工具丰富了央行的调控方法,可以对资金市场的货币供给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对债市的影响也很直接。从货币政策的实行上看,央行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运作方式的变化十分明显。经历6月“钱荒”后,市场开始摒弃央行会“无条件放水”的传统惯性思维,更多关注于政府经济目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估计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将会是未来的主要基调。 综上所述,在经济和市场两重变革的大环境下,2013年债市的经历是整体调解的开始。一方面,信誉债券的违约风险将从理论上的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债券市场终将走上市场化的风险定价;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不但会丰富债券的种类而且将激起债券市场新的活力。希望投资者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审时度势,收获理想的回报。<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p>
- 上一篇文章: 文化部延续不断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
- 下一篇文章: PMI反弹难改经济弱势政策再度宽松依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