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占位

时间:2017-6-5来源:诱发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桥小脑角占位

桥小脑角区

nCPA系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小脑的相交地带。n桥小脑角区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上界位于天幕,由桥脑中脑外侧膜与环池相隔;下界由桥脑延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池相隔,位于前庭蜗神经与舌咽神经之间;内侧界由桥脑膜与桥前池相隔:该池向外侧扩展至小脑膜面并与小脑桥脑裂相续。n该区占位性病变从病变的性质上来看即可是实性,也可是囊性,约三分之一为囊性,其中仍以听神经瘤囊变为最常见,其次是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以及其他脑神经鞘瘤囊变。该区肿瘤常有双侧桥小脑角不对称,同侧小脑、环池、四叠池及四脑室常有受累。

n桥小脑角区肿瘤占颅内肿瘤的6.0%~13%,按发生率依次是n听神经瘤(60%—80%)、n脑膜瘤(8%—10%)、n表皮样囊肿(5%)、n其他脑神经鞘瘤(2%—5%)、n血管性病变(2%—5%)、副神经节瘤(1%—2%)、n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各占1%)、其他病变如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脂肪瘤、脑干及小脑星形细胞瘤、脊索瘤、转移瘤等少见,其发生率均不到1%。

一、听神经瘤

n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肿瘤,肿瘤起源于第八对脑神经的前庭神经,也可发自内耳道口神经鞘膜起始处或内耳道底,是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脑神经肿瘤,通常单发,占95%。好发年龄40-60岁,女性多于男性,比例为2:1,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60%~80%。n临床表现:n早期为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丧失,随肿瘤逐渐增大,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泌减少,或者有轻度周围性面瘫,肿瘤体积大时,再出现脑干受压、梗阻性脑积水和其他脑神经受累的表现。n巨检为圆形或分叶状有包膜的肿块,边界清,其内常见囊变、脂肪变性、出血及坏死。n听神经瘤≦15mm称微小听神经瘤,首选MR检查。

二、脑膜瘤

n脑膜瘤亦是好发于桥小脑角区的肿瘤之一,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多见,发生于桥小脑角者占颅内脑膜瘤的8.7%~13%,90%以上的脑膜瘤位于幕上,典型者肿瘤基底部位于硬膜窦,在正中线旁和大脑凸面最为常见。n临床表现:n1)头痛较为常见,约60%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患侧后枕部,亦可反射到患侧额部,疼痛原因可能与肿瘤附着于硬脑膜上直接刺激有关。(2)听神经、面神经症状耳鸣、耳聋及眩晕较常出现,但比起听神经瘤出现晚而且轻。面神经受累时大都表现为周围性面瘫,有少数面肌痉挛。(3)三叉神经损害亦较常见。不少病例为首发症状,常表现面部麻木和咀嚼肌萎缩,三叉神经痛较少。(4)后组颅神经症状进食呛咳、声音嘶哑等均在晚期出现。(5)其他可有对侧肢体轻瘫、同侧共济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等症状(6)脑脊液蛋白定量可正常或略高。

三、表皮样囊肿

n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珍珠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外胚层组织肿瘤,好发于青壮年人,以桥脑小脑角区最常见,约占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5.0%。n临床表现:(1)患侧面部阵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多见于三叉神经第二、三支皮肤分布区域。(2)可有扳机点。(3)部分有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迟钝。(4)偶有细微的、不持久的水平性眼球震颤。(5)缺乏其他桥脑小脑角病变症状和体征。(6)腰穿脑压可不高,脑脊液蛋白定量正常。

四、.CPA三叉神经鞘瘤

n      三叉神经鞘瘤按部位可分为中颅窝型、后颅窝型和哑铃型。CPA三叉神经鞘瘤是起源于三叉神经根的鞘膜,约占三叉神经鞘瘤的27%。首发桥小脑角肿瘤的症状多为三叉神经痛及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和运动障碍,28%的CPA三叉神经鞘瘤伴有听力减退,随着肿瘤的生长,可逐步出现复规,周围性面瘫、小脑和脑干受压的CPA综合征。

术前护理:

疼痛: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耐心听取患者倾诉,给予适当安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指导其分散注意力方法,如:听音乐、做手工等。遵医嘱按时服药。

有受伤的危险:

1、活动时尽量有家属陪伴,行动要缓慢。

2、穿合适的衣裤,防滑鞋子便于行走

3、保持病室及地面整洁、干燥,保证无障碍物。

4、夜间如厕需开灯。

焦虑:

1、主动关心病人,指导家属陪伴。观察病

人的情绪及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解除病人的

需要。

2、多于病人沟通,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

施,给予安慰支持。

知识缺乏:

1、疾病知识指导: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告知

本病的病因、病程特点、病人常出现得症状和

体征,治疗的目的、方法和预后,鼓励病人树

立信心。

2、用药指导:指导病人了解本病常用的药物

、用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3、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糖、富

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易吸收的清淡食物,

并维持足够的液体摄入。

4、自我护理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营养均衡,避免劳累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n大型肿瘤可致脑干严重受压引起功能障碍。

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节律

四肢功能状态的改变,注意有无头痛、恶心、

呕吐及原有症状加重,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赢得手术时机。

术后护理

一般监护

术后搬运病人时动作必须轻稳,防止头颈部扭

转或受震动。为病人安置好卧位,给予持续心

电、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持续低

流量氧气吸人。向医生了解患者的术中情况,

重点观察呼吸、意识、瞳孔及颅内压的变化,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四肢功能活

动的改变,并认真做好记录。患者术后取健侧

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忌患侧卧位,防止脑

干移位,造成呼吸、循环系统改变。健侧耳廓

垫以软毛巾,以防受压。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

可采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摇高15-30度,以利颅内

静脉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

呼吸道护理

n保持呼吸道通畅,彻底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呕吐物,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后组颅神经

损伤致吞咽困难、分泌物坠积可导致肺炎或窒息

,应特别注意防护。吸痰前、中、后增加吸人氧

浓度,吸痰动作必须轻柔,以防过度刺激患者,引起

颅内压大幅度波动,增加出血的可能。注意观察

呼吸的频率、节律、呼吸运动的幅度,严格限制

探视人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严格无菌操作,合

理使用有效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引流管的护理

n

无菌引流袋固定于床头,低于创口部位,引流管

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移

动患者前,暂时夹闭管道,防止引流压大幅度波

动而发生意外。严格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

量、性状及呼吸性移动情况。一般引流液为含

脑脊液的血性液体,引流的最初几天,特别在24h

内,引流量较多,每日可达-ml。若引流液

颜色鲜红并有凝血块,应考虑颅内出血,要立即

报告医生并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疼痛的护理:

1、耐心倾听病人诉说,理解病人内心感受,与病人家属一起制定减轻疼痛的措施.

2、指导减轻疼痛的方法,避免剧烈咳嗽,用力屏气等,指导病人放松紧张的情绪,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看看书等,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3、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创造良好的环境,护理时对病人动作温柔。

4、必要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和脱水剂,缓解疼痛。

潜在并发症:感染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室内空气流通,使患者感到舒适。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2、切口感染多在术后3-5天发生。密切注意切口情况,敷料有无潮湿等情况,出现情况应及时换药。

3、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翻身拍背,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定时监测体温,发热时予对症处理。

4、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及会阴护理,保持其清洁,做好导尿管的护理,防止牵拉,脱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

电解质紊乱

1、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时,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ml以上。对于鼻饲患者,每次的喂食量不超过ml,每次应间隔2H。

2、对于钾低的患者,应遵医嘱予口服,静脉补钾。

脑疝,癫痫

1、严密观察生命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及肢体运动功能并及时记录。密切观察病人癫痫发作前兆。

2、严密观察病人头部疼痛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

3、遵医嘱与脱水降压药物。

4、给予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减少噪音和刺激。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保证足够的睡眠。

5、遵医嘱予抗癫痫药物,观察药物疗效。

后组颅神经损伤

n

后组颅神经损伤是桥小脑角肿瘤术后护理较特

殊的内容。无论术前还是术后发生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均易发生误吸导致肺部感染或窒息,

故应特别重视。及早发现症状及早留置胃管,

鼻饲匀浆膳,增强病人营养,改善病人体质。鼻

饲时患者尽可能半坐卧位;鼻饲开始时,少量多

餐,待胃肠适应后量可逐渐增加,但每次不可超

过ml防止食物返流导致误吸。恢复期,可训

练患者在留置胃管的情况下经口进食少量流质

,锻炼吞咽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
哪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yfby/626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