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脑梗后再次脑梗的可能性有多大短的隔
张先生的父亲脑梗一年多了,虽然行动有所不便但生活还基本能自理,听说脑梗的人很容易再次脑梗,而且再次发生后病情会更重,后遗症也会越多。他很想知道父亲再次脑梗的可能性有多大,隔多长时间可能会发生?他感叹家有脑梗病人太耗人,真不希望有这样的事发生。
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就像第一次脑梗的发生谁也无法预知一样,再次脑梗什么时候会发生也不得而知。临床统计显示大约有10%-20%的患者在10天内脑梗会二次发生,更多的患者再次脑梗的发生时间无法确定,有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的。
但只要发生了脑梗,就表明有脑梗发生的病理基础存在,预防二次脑梗发生的唯一方法就是有效控制脑梗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就需要了解脑梗是如何发生的。
脑梗,简单地说就是脑血管被堵死了,血液不能流通,造成周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指挥部”都在大脑,且指挥部又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比如有专门管运动的,有专门负责感觉的,呼吸、心跳等等都有不同的大脑区域管理。脑梗发生在不同的部位,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脑梗病人留下的后遗症不同,且与脑梗的严重程度及脑组织坏死程度相关。
那么,为什么脑血管会被堵塞呢?绝大多数是因为血栓,血栓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常见与主要的来源有两个:
一个是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发生破裂,其中的粥状脂质物暴露在血液中,引来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形成团块,就形成了血栓。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全身各处的病变,任何地方的斑块破裂都可能形成血栓,随血液流动到脑血管引起堵塞,所以对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防治是全身性的,当然颈动脉、心血管、脑血管等大血管病变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另一个是心脏中形成的血栓流动到脑血管引起,最常发生于患有房颤的患者中,是由于心脏的心房不规律、不完全地收缩,血液回流至心房时大量滞留并形成涡流,造成血栓的形成并经血液循环流向了脑血管。目前房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并没有症状表现和感觉,或者对房颤没有有效控制,成为了脑梗越来越高发的因素,这种脑梗被称为是心源性脑梗。
由此可见,要预防脑梗的发生最主要的是要从上述两方面入手,其中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发生、稳定斑块不破裂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一定要控制达标,主要包括:
空腹血糖要控制在6.1mmol/L以下,至少不高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至少不高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至少不高于7.5%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至少不高于/90mmHg低密度脂蛋白严格控制在1.8mmol/L以下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多种药物治疗,比如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等,目的是避免损伤血管内皮、防止脂肪沉积及斑块生长,更关键的是要稳定斑块不破裂;通常还需要加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尽可能把再次发生脑梗的风险降到最低。要知道,这些治疗的主要作用不是针对脑梗留下的后遗症,主要是为防止脑梗再次发生,很多患者长期服用后遗症没有改善而擅自停药是相当危险的。至于脑梗后遗症的治疗属于康复治疗的范畴,更多地是以功能恢复治疗为主。
此外,注重良好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多做运动、戒除烟酒、生活规律、心态平和等非常重要,是预防脑梗发生的基础。总之,通过基础的生活方式干预,配合规范合理的药物治疗,才能有效避免脑梗的再次发生。
- 上一篇文章: 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没病别乱服8种情况
- 下一篇文章: 福州一老人老被口水呛到一查是脑干梗死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