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健康小常识关于脑中风你要了解的小

时间:2021-3-27来源:诱发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0/

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病人约万,其中约有2/3的人最终残疾或死亡。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人对中风缺乏认识,抢救不及时。

中风是指脑中风,也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因其发病大多数比较急骤,故又称“脑血管意外”,还常叫作“脑卒中”。也就是说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和脑组织机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中风。主要分为两大类:脑出血及脑梗死。通俗讲,脑出血便是血管破了,得堵住缺口;脑梗死,便是脑血管堵了,缺血了、治疗就得疏通血管。

其实,脑中风是有前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一过性黑蒙或短暂的视物模糊

所谓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或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黑蒙和视物模糊主要是大脑突然缺血的表现,有些患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被视为脑中风发生前的预兆。

2、哈欠连绵、疲倦无神

可能是由于大脑血供相对不足时可能引起,若大脑动脉狭窄逐渐加重,呼吸中枢缺氧时,会表现为不自觉的连续哈欠、疲乏无力。

3、短暂的口齿不清或流涎症状

平素说话正常的人,突然说话不利索、流口水,就是中风迹象。

4、一侧的持物不稳、偏侧麻瘫

一侧的肢体感觉异常、手脚不灵活、力量减小,不能稳定抓握。

5、突发的头疼不止

中风前的头疼一般十分严重,常常伴有血压升高,可用“头疼欲裂”来形容。

不幸发生中风的人,如果挽救及时可以恢复如初,否则会因此偏瘫、失禁、失语,甚至断送性命。所以脑中风强调抢救及时。

时间到底对大脑有多重要?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结果:人中风后,每拖延一分钟,其大脑内的神经细胞就会死亡万个,每耽搁一小时,大脑就会因缺氧而变老3.6年。最为关键的是,脑细胞并无再生能力。也就是说,那些细胞一旦死亡,后续的任何抢救,都无法使之死而复生。这就是那些患者为何会长久地留有后遗症的原因。

那么,脑中风会有些什么样的后遗症?主要体现在下面8个方面:

1、麻木

是脑中风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表现为: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2、嘴歪眼斜

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3、中枢性瘫痪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4、周围性瘫痪

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5、偏瘫

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是常见的脑中风后遗症。

6、失语

失语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丧失。

7、失认

失认是指病人认识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及对身体部位认识能力的缺失,是脑中风的症状之一。

8、失用

失用,即运用不能,病人肢体无瘫痪,也无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但不能准确完成有目的的动作。失用包括:观念运动性失用、观念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着失用、口——面失用和肢体——运动性失用。

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

1、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另外,银杏有效预防脑中风,可以减低中风后的脑部损伤程度,并达到保护脑部功能的目的。因为银杏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成份,可以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因此也许可以作为中风治疗的配合疗法。并且对于脑部血液流量不足或其它脑部血管疾病也有预防效果。

本文部分文字及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yfby/1135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