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14位最美孝顺儿媳赴铁岭参加

时间:2017-6-22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年5月10日,开原市14位“最美孝顺儿媳”赴铁岭参加“铁岭市最美家庭暨百名最美孝顺儿媳颁奖典礼”。这14位“最美孝顺儿媳”经过群众自荐、基层妇联组织推荐、网络投票、专家组审议最终当选。

她们代表了开原市各个不同层面的妇女。她们中有的用自己的孝行小孝治家,有的用自己的智慧中孝治企,有的用自己的无私大孝治国。她们是开原市好儿媳的杰出代表,更为我市妇女在践行孝道的实践中树立了直观可感的榜样。

其中我市“最美孝顺儿媳”杨秀菊当选为“铁岭市十大最美孝顺儿媳”,并且代表我市“最美孝顺儿媳”上台接受颁奖(因身体原因由马家寨镇妇联主席戴国莲代为领奖)。市委副书记朱永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一鹏应邀出席了颁奖典礼。

?铁岭市部分领导与“铁岭市十大最美孝顺儿媳”合影

?开原市妇联领导与我市荣获“铁岭市百名最美孝顺儿媳”合影

?我市获“铁岭市十大最美孝顺儿媳”杨秀菊影像资料

?马家寨镇妇联主席戴国莲代为领奖

1孱弱的公公和残疾的小叔子的福气——开原市马家寨镇杨秀菊事迹

今年59岁的杨秀菊,是开原市马家寨镇马家寨村二组的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为人善良,温柔贤惠,她不但孝顺公婆,10年如一日精心照料93岁的公爹,还无微不至的照料53岁的残疾小叔子,她的动人事迹,深受相亲们的称赞。

年,22岁的杨秀菊与本村戴国祯结婚,婚后全家7口人住的是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小叔子戴国兴从小患上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双下肢没有知觉,靠上肢爬行,行动十分艰难,因此一家人对他关爱有加,对他十分娇惯,使他性格比较任性。邻居知道她们家婆婆性格不太好,家里人口又多,就问她说,怎么没听说你们家里吵过架呢?杨秀菊笑笑说,“吵啥架呀,婆婆再怎么不好,也是一家人,有事还是比外人强,再说也让外人笑话。”就这样她与婆婆、小姑子、小叔子相处的非常和睦。

光阴似箭,转眼间公婆已步入老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年80岁的婆婆患上心脏病、肾病,尽管及时医治和精心照料,病魔还是夺去了她的生命,剩下83岁的公公和43岁的残疾小叔子,还留下来元的饥荒。,她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孝敬公婆是做儿媳应尽的义务,然而伺候一个43岁在地上爬的小叔子,啥时候是个头呀?有时候她心里也不太平衡,心里想这是哪辈子欠的债呀?但转念一想,小叔子尽管身体残疾,他也是老人的心头肉,是丈夫的一奶同胞呀!婆婆去世后的10年里,她一人照顾两个人,每天洗洗涮涮的确很辛苦,小叔子戴国兴因身体有残疾,从小娇生惯养,再加上没文化,不是很懂事,不管怎么照顾他都不领情,整天看不到笑脸,杨秀菊照样为他端饭端菜,给他洗衣服,烧炕,怕他冻着饿着。

由于多年的劳累,杨秀菊患上了腰脱、脊椎管狭窄等病,不能下地劳动了,每年看病都得花上7、8千元,没办法把家里的地包了出去。4年前,87岁的公公身体还挺硬朗,他想念一位老同事,便不顾家人劝阻,一个人去铁岭朋友家串门,不料因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好,在铁岭走丢了,家里亲戚朋友连夜去铁岭把他找了回来,从此再也不让他一个人走了,每次外出都有家人陪护。都说祸不单行,那年8月份,公公得了一场大病,先后在乡镇卫生院住了半个月院,不见好转,在铁岭诊断为老年肺结核,公公不愿意继续治疗,说自己年岁大了,早晚会死去的,然而他们夫妻及老人的孙子坚持,去沈阳买药,回家挂吊瓶,花了8千多元,治疗了一个多月时间,老人才有恢复健康。今年春天,小叔子戴国兴得了胃病,总是胃胀,吃不下饭,因为杨秀菊身体不好,她让外甥带小叔子去铁岭好好检查一下,回来后她到当地卫生院给他治疗,每天都单独给他做一些可口的饭菜,为他端屎倒尿,在杨秀菊的悉心照料下,用半个多月时间把病治好了。她小叔子深受感动,以后时常给家里买些水果等,让嫂子一起吃。如今公公已经93岁高龄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胃肠、肾脏功能都不太好,行动也不灵便了,经常把大小便弄在衣裤及被褥上,杨秀菊从来不嫌弃老人,把他的衣裤洗干净,房间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平时老人想吃啥杨秀菊换着样做,每次外出回来,都给老人买回来一些糕点、水果等给老人吃,老人也习惯了,每次儿媳外出,他都跟孩子似的在大门口等着,盼望着好吃的。一有时间杨秀菊就推着轮椅陪老人逛街、散步,老人逢人便夸:“我这个儿媳妇真是难找,简直就是百里挑一呀。”

她母亲今年也80岁高龄了,由于照顾公公和小叔子,她很少有时间看望自己的母亲,为此她的内心特别愧疚。儿子结婚3年多了,她只去过他家3次,一次是儿媳妇流产,一次是他儿子打篮球摔断筋骨,再一次是最近,因为她腰脱病加重,去沈阳检查。在沈阳儿子家住了5天。也许是受她的影响,儿媳妇对她特别好,每天换着样给她做好吃的,帮她洗澡擦背,按摩,缓解她的痛苦。人在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个是行善,一个是尽孝。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杨秀菊以自己的辛苦劳作,诠释了这一美好的品德。

2为爱撑起一片天——开原市中固镇石旺沟村孝顺儿媳桂芳事迹

在中固镇石旺沟村,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多年来她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婆婆,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日复一日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孝女情怀,她就是人们争相传颂的孝敬婆婆的好儿媳——薛桂芳。提起这个家庭,真可谓是多灾多难,公公原来是镇林业站会计,本应在退休之后享受天伦之乐,但事与愿违,退休不久就查出肺癌晚期,虽经多方治疗,也无济于事,为此还欠下了大笔的医药费用,给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薛桂芳的丈夫又于两年后患上肌肉萎缩,这种病全国罕见,为给丈夫治病,医院,但却无力回天,丈夫最终还是撒手人寰,撇下她们孤儿寡母艰难度日,真是痛上加痛。好好的六口之家,就这样说散就散了,没了顶梁柱,失去了主心骨,只有她领着七十多岁的婆婆,还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的肩上,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薛桂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她每天都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之中,没心思去管这个家,眼看着这个家一天不如一天,村领导和邻里都很着急,纷纷来做思想工作,经过大家三番五次的劝说,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家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她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一双儿女,她要替丈夫撑起这个家。于是她擦干眼泪,把苦、痛藏在了心里,她不但没有倒下,反而越发的坚强,用她的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无怨无悔的托起了这个家。

她家有土地20多亩,农活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总是天不亮就下地,一忙就是一天,自从村里对荒山承包以来,她家又承包了20多亩,种植榛子,农活更加忙碌起来。上山打药、除杂,都是男人干的活,硬是叫她撑了下来,其中的苦只有她自己清楚。婆婆患有类风湿病多年,手指骨节严重变形,干活手就肿的很高,平时像洗衣、做饭这样可能接触凉水的活,她都不会让婆婆去做,白天再累,晚上回来也都是自己干。

婆婆的风湿病加重,吃喝拉都在床上,她端屎接尿一点也不嫌弃,始终让老人保持着干净舒适。每天按时给老人喂药(为了熬药,她每天三、四点钟就得起床),照顾的无微不至,从未厌烦过。目前,婆婆眼睛又患了上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为了偿还治病的债务,两个子女至今尚未成家,都在外打工。多年的朝夕相处,多年的婆媳生活,使薛桂芳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的,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终会有回报。她一直认为:人人都有老的时候,我们要给下一代做好榜样,现在如何对老人,以后子女就可能会如何对待我们,人人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敬。

孩子们在她的影响下,也很孝顺,每次回来都给奶奶买很多老人爱吃的东西,在身边问寒问暖,陪奶奶谈心。薛桂芳不仅是个好媳妇,好母亲,还是个好邻居,虽然自己的生活也不是太宽裕,但她对村里的五保户、困难群众总是乐于相助,与村民和睦相处,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她都帮着忙前忙后的。左邻右舍的乡亲都说她是一个挑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儿媳。但当人们说起这些,她总是说:我做的这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都会老的,老人前半生辛苦养育了儿女们,现在该儿女尽心回报他们了。简单朴实的话语,透出她质朴的感情世界,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朴实无华的农民身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薛桂芳孝顺婆婆的举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薛桂芳的事迹在周边村庄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薛桂芳对长辈孝心赢得了乡民们广泛赞誉,虽然有些人觉得她傻,但薛桂芳总是说:“我知道有些人并不认同我,觉得我不值得去做,但我只是个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份内事,只要能让婆婆健康快乐这才是我最大满足和愿望”。

面对薛桂芳的感人事迹,我们想到了一首歌:心有多宽,爱有多重,走过风雨才能懂;心在爱中,慢慢靠拢,多少沉重变轻松,再多纷扰也要真情相送,再苦再累也要从容面对,把我的真心放在你心中,我的爱就是一片天。

3勤劳致富孝顺公婆——开原市威远堡镇周红杰无事迹

周红杰,今年42岁,家住威远堡镇威远堡村。她是开原市华兴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一、勤劳致富,打下生活经济基础。

创业初期,困难艰辛。

年5月周红杰嫁进于家。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多,丈夫是家里的老大,两个弟弟都在念书,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她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和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当时她在开原市棉织厂上班,可惜好景不长,不到半年就下了岗。在父母、公婆的大力支持下,她开始自己尝试着做肉食鸡养殖,立足农村,开始自主创业。刚开始创业,既缺少经验又缺少资金,真的非常艰难,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的花,记得有一次,为了尽快把疫苗送到养殖户家里,丈夫骑着一个小三轮摩托,带着她和药品,由于天冷路滑,一个急弯没拐好,连人带车翻到路边沟里。记不得这样的事情有几回了,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能阻止她自主创业的决心。年她有了女儿,一家老小四世同堂更是其乐融融。虽然孩子给她们带来了欢乐,但家里的负担也增加了,婆婆帮助她看管孩子,让她能放心地创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上。

提升自我,事业起步。

镇里领导看到她努力上进,为她提供了一次深造的机会。去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进修2年,她格外珍惜此次机会,通过学习,她的专业知识有了飞速提高,对所接触的养殖户提出的问题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和解决。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同时对养殖户在出现资金困难等情况下,倾力帮助,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和她商量,让她帮助拿主意,她会尽心尽力地为养殖户考虑,出钱出力,她成了大家的贴心人,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有了大家的支持和厚爱,她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

开拓视野,合作共赢。

在周红杰的事业有了一点点进步的时候,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对她的   俗话说“你有理,她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问题,那问题,婆媳关系是问题”。然而,马新却用真情演绎了婆媳情。马新是我转盘社区三委的居民,家住在解放路号楼室。作为好儿媳,她没轰轰烈烈的事迹,不发豪言壮语,她默默的做着她觉得应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里,用实际行动,抒写着“孝”的朴实和无华。

  马新的婆婆有两个儿子,但是由于小儿子本身的身体也不是很好,马新跟丈夫商量,赡养老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就由我们来照顾吧。就这样马新将伺候婆婆的担子自己担了下来。这个家庭中,经济状况不是很富裕,全家只依靠有病已成植物人的婆婆微薄的退休工资,马新夫妻二人都没有工作,还有一个正在上初中的正需要学费的儿子,生活十分艰苦。实际上马新与丈夫离婚已经有3、4个年头了,但是当她得知婆婆患上了脑出血,脑出血后遗症成了植物人。婆婆得病以后不能说话,不会吃饭,甚至连大小便自己都不知道,知道这种状况,马新义无反顾的返回这个家,主动回到老人的身边,伺候老人。这四年多,马新与丈夫将老人伺候的非常周到,不离不弃,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全身按摩,还是擦身换衣,接大小便,马新从未落下过一次,从未说过一次怨言。由于不知道老人什么时候会饿,马新就每天多次给老人喂饭。老人的病24小时不能离开人,马新与丈夫就在老人的病床旁打地铺,铺上被子,二人就在被子上住。在这个家里,她忙碌的没日没夜,却从没叫过苦,也从没说过累,一直一如既往的重复着看似简单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情,谱写了人间的至孝真情。马新对老人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左邻右舍都说马新这个人好,提到马新,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马新说:“没啥别的想法,孝顺公婆本身就是儿媳的义务,人人都会老,这样做,孩子看在眼里,便也学会了,记住了父母是怎样孝顺父母的,婆婆为了养育丈夫和小叔子成人受尽了苦。虽然婆婆现在是植物人了,但是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

就是这样,她从点滴中关爱老人,从琐碎中牵记老人,从困境中扶助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

开原家庭

服务妇女儿童

服务家庭

共建和谐社会









































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jbzz/656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