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际医院急诊科完成首例阿替普酶溶栓治
近日,医院急诊科首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成功实施,效果显著。
年12月19日18:30,一名63岁男性患者被家属用轮椅送至我院急诊科。接诊医生董桂英在详细的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查体后了解到,2小时前,李某突然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偏瘫,右侧肢体肌力只有III级,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护送,患者在10分钟内完成了头颅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的可能。
患者来诊时,正值朱继红主任医师查房,听取汇报以后,确诊患者处于急性脑梗死超急性期,依据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在逐一排除溶栓禁忌症并完善相关检查后,立即决定为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术。患者病情十分危急,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全科人员争分夺秒,通力合作,进入溶栓治疗监护室,于当日下午19:20开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20:10溶栓结束。1小时后评估患者病情,患者的肌力恢复到V-级,言语流利,NIHSS评分由8分恢复至3分,无任何并发症,溶栓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卒中的最常见类型,占所有卒中的80%,死亡率、致残率高。这类疾病治疗时间窗窄,及时评估病情和做出诊断至关重要,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复发。溶栓治疗是目前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的首选的治疗方法。
在放射科、急诊药房及收费处的大力协助下,该例患者从急诊到诊至开始溶栓仅用了50分钟,完全达到了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指南所倡导的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60分钟),而应用阿替普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全切合AHA/ASA于年颁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中将静脉使用阿替普酶作为脑梗死一线治疗方案的全新理念,使患者生活能力得到极大获益,不仅偏瘫身体能够轻松抬起,而且可以自行下床走路,言语交流无障碍,避免了留下终生偏瘫或言语不利等后遗症,以致失去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医院脑梗死患者开展溶栓治疗的首例,它的成功在我院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科室介绍
医院急诊科全天24小时开放,目前有内科、外科等诊室,并设有专用的药房、收费处等,随时为患者提供服务。目前工作区域分为接诊区、抢救区、临时观察区和重症监护室四部分;目前已经能够实现对于病房无床或因病情无法收住院急危重患者,从就诊、抢救、监护到普通留观病房的全程序贯治疗,致力于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阵地,成为肩负教学、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科室现有在职医生7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
科带头人介绍
朱继红主任医师
医院急诊科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急诊监护室主任、全科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医院急诊科主任。长期坚持临床一线工作,创建了急性胸痛、呼吸困难、脑卒中、创伤等急诊救治规范。组织并主持了数次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目前已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参与著书5部,主译5部,主编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在职研究生2名。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中国医刊杂志编委。
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上一篇文章: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新进展
- 下一篇文章: PETCT普及了那么问题来了,不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