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医师杨水泉病例小抄
时间:2024/8/11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次
11月23日,正在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水泉,手里揣着一张折成巴掌大的A4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蓝色字,间杂着些许红色标记。在杨水泉的办公室内,这种A4纸有上万份,塞满了整整三个抽屉。这是他坚持了15年的习惯:将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发病经过、检查异常结果等内容都记录下来。每当查房时,他对患者的一切信息都了然于心。始终如一的还有他细致的工作作风、高度负责的职业操守,以及对患者悉心的关爱。手写“小抄”掌握患者病情“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好,防止血管再次堵塞,过几天再复查一下……”杨水泉一边对着“小抄本”,一边事无巨细地向一名脑梗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和注意事项,直到他们对病情没有疑问了,他才放心走向下一个病房。杨水泉年大学毕业,年晋升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成为当年全省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之一,也成为三水区最早的神经内科医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负责的工作内容和病人数量逐渐多了起来。为了做到对每名患者的病情了然于心,杨水泉查房前都会查看患者病例并做好记录,抄写内容具体到患者的地域信息、发病经过等,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了15年。“这都是应该做的,做好医患沟通很重要。”杨水泉说,做好准备,才能随时解答患者的疑惑。杨水泉在查房时做的笔记。杨水泉对患者的用心,大家都看在眼里。患者王伯因为中风住院好几回了。在他眼里,杨水泉非常忙。“好几次过了饭点好久,才看到杨医生吃晚餐。不管多忙,他对患者都很耐心、细致。”杨水泉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患者中耳口相传,后来越来越多外地患者慕名而来,甚至有上海来的病人。当记者问:“当医生这么辛苦,有后悔过吗?”“没有。”杨水泉的回答十分坚定,“干一行爱一行。医生是最适合我、也是我最喜欢的职业。”杨水泉说,他喜欢由临床症状推断出病因,再给出治疗方案的探索过程,更喜欢患者治愈康复后他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他的目标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受患者欢迎的医生。助力开通卒中救治“高速路”从医28年间,杨水泉的手机每天都是24小时开机,人也一直保持随时待命的状态。长年累月高压、忙碌的工作下,50岁的杨水泉十分消瘦,鼻沟处刻着两道深深的皱纹。医院医师杨水泉。是哪里的流程出了问题?怎么才能再快一点?手术还有哪些能改善的地方?近年来,他一直跟这几个问题较劲。面对卒中患者,他坚持在速度与质量并行上精益求精。“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每分钟有万个神经元死亡,救治医生必须迅速准确做出判断,尽早选用溶栓、取栓或者介入手术治疗。”杨水泉说,以往普通急诊,从患者拨打,再到院前急救、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确诊后再治疗,需经历多个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年,医院组建卒中中心,中心五大医疗技术有三项由杨水泉负责。今年11月16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授予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称号。杨水泉说,这是他从医生涯里最有成就感的事之一。“医院之前,医院就将卒中患者的症状、体征、化验单上传到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知识脑血栓脑栓塞傻傻分不清2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