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突发脑梗死,只因运动后冲了个凉街坊们
最近的江门
真的热到窒息
虽然天气炎热却也挡不住街坊们锻炼身体的心运动是好事这种酷暑天气里运动之后大家都喜欢喝上点冷饮冲个凉水澡吹吹空调街坊们知道吗?这些动作其实很危险01
运动后冲凉就躺下突发脑梗死
家住杭州的王先生
前几天出门跑步
几圈跑下来,汗流浃背
他全身都湿透
回到家,王先生打开空调
冲完凉后往沙发上一躺
很快进入梦乡
图源图虫创意,已获授权
一觉醒来
王先生发现麻烦了
他左手左脚不听使唤了
动作迟钝,连手机都拿不住
走路也一拐一拐
感觉拖不动腿
接下来症状越来越重
渐渐地左手左腿完全抬不起来了
整个左半边身体非常麻
连讲话也口齿含糊不清
王先生家人随即
将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助理史宗杰、王鹏副主任医师马上给王先生安排了头颅CT、验血等检查,判断其得了脑梗死,俗称“中风”,立即为王先生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后,王先生的症状逐渐好转,住进病房进一步治疗,同时完善检查明确脑梗死的原因。3天后,王先生左手左脚的力气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能独立行走了,嘴巴不歪了,口齿也变利索了。
回想自己发病的过程
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既没有高血压
又没有糖尿病
怎么就中风了呢?
02
中风原因
医生分析
王先生的中风与大量出汗
又不及时补充水分有关
出汗后,身体大量缺水,血容量下降,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血液变得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加之王先生平时抽烟,血管本就有些轻度狭窄。这样多危险因素叠加就如雪上加霜,颅内血管堵塞,血流通过不了,脑细胞就会缺血坏死。
高温天要避免冷刺激
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邵燕琪、刘芳分别介绍了以往发生在高温天的两个病例:
01
大伯冷水洗澡后中风
一名60多岁大伯睡觉前准备洗澡,可热水器有问题出不了热水,晚上一时半会找不到人修,觉着自己身体还可以,他就直接用冷水洗澡。刚开始感觉有点冷,慢慢地也抗过来了,但大伯从卫生间出来没一会就感觉脑袋有点疼,慢慢地,一侧不利索……送医院被诊断为脑梗死。大伯长期抽烟喝酒,且有高血压病史。
02
婆婆运动后进空调房后中风
一名70多岁的婆婆,与退休的同事搞活动出一身汗,到家就躺进空调房。婆婆患高血压10多年,又有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医院时左侧身体不便,左手没有力气,连一个普通的杯子也拿不稳;左脚因无力导致不能独立行走,出现了明显的偏瘫,诊断为脑梗(中风)后转医院。
可惜的是
这两个病人都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期。
医生表示
这两个病人都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再加上年高体弱,环境温度骤然降低
等多种危险因素
脑梗死不可避免发生了
03
高温天“脑中风”出现发病小高潮
耿昱教授介绍,夏季脑梗死(又称中风),因高温天会诱发脑中风而出现一个小高潮。夏天为了散热,皮肤血管就会扩张,皮下血液循环所需的血液量随之增加,会比凉快天气时高出很多。而另一方面,夏天大量出汗,体液消耗严重,如果没及时补水或补水不足,血液会浓缩。一增一缩,导致血容量降低,血流变慢,加上有的患者熬夜看电视、玩手机疲劳,受凉(如在空调房较低温度环境、冲凉等)血管收缩等危险因素,就容易形成血栓。
特别提醒的是,中青年也不可掉以轻心。不少人有抽烟喝酒等习惯,像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会引起血管收缩、硬化、狭窄等,临床上三、四十岁突发脑梗、心梗的并非少见。
对于全脑受损害病人,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迷糊或昏迷不醒。而对于局部脑损害,出现的症状则复杂多样,但常见的主要有: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口齿不清、讲话有问题)、偏盲、复视(看东西重影)、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这时就需要警惕了,医院治疗。
夏日炎炎
酷暑难当
要怎么健康的度过广东漫长的夏天呢?
小编为街坊们整理了这份
夏日养生宝典
街坊们快收好!
01
睡好“子午觉”,运动宜“低调”
夏季天气炎热,室内要注意通风,开空调宜26℃左右,因为当室内外温差太大时,忽冷忽热会使脑部血管反复收缩舒张,容易出现热中风。
任小红
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中医师
出汗后不能直对风扇或空调吹,睡觉时也不宜让空调对着后背和头顶直吹。
夏天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使头脑清晰,气血顺调,以应对每天的学习工作生活。任小红介绍,“子午觉”简言之,即每天子时(23:00—1:00)和午时(11:00—13:00)入睡,原则遵循“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在民间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说法,意思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天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抓好这两个机会可提高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去锻炼,最好等到太阳没那么猛,快要落山时再去运动,但又不宜超过晚上9点运动,以免影响人体阳气潜藏而出现失眠、困倦乏力等不适。”任小红说。任小红表示,“汗为心液”,夏季要养心,不宜剧烈运动,应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
大暑时节,潮湿闷热的天气极易引起中暑,因此,防暑降温也是养生重点。此时应避免在烈日下曝晒,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
02
饮食宜“清”“苦”,益气养阴勿过补
夏季炎热,饮食应以清淡、少油腻、少甜食、易消化为原则,可适当多吃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食物。养生饮食方面,可煲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薏米小豆粥等食用;平时的汤水,则可以选择冬瓜薏米芡实汤、凉瓜黄豆排骨汤、莲蓬绿豆猪骨汤、莲藕瘦肉汤等。
饮食除清淡外,还可以多“吃苦”。苦性食物一般偏凉,可以制约阳热之气,达到消暑的效果,如苦瓜、芥菜等,但体质偏寒的人不宜多吃。
杜阮凉瓜谭熏清摄
此外,夏季高温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可适当饮用淡盐水、酸梅汤等来补充体液,也可多吃蔬菜瓜果以及山药、大枣、蜂蜜、莲藕、百合等益气养阴的食物,但不宜过多进补,尤其是性温、热、燥的补品,如人参、鹿茸等。
03
心平气和,预防情绪“中暑”
夏季五行中属火,与心相应,心火易亢盛,容易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烦躁易怒等情绪“中暑”的现象,此时应注意心神的调养。
预防情绪“中暑”,首先要做到“心静”。越是天热,越应该保持心情平静,胸怀宽阔,神清气和,即“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
任小红说,烦躁不安时,可以通过简易呼吸吐纳法调节心情。练习时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应做到全身放松,自然呼吸,用鼻子缓慢深吸气,直到不能再吸入空气为止,然后把气慢慢呼出。
街坊们还有什么
消暑的好方法吗?
留言告诉我们吧!
插播一则通知
关于
- 上一篇文章: 春节低头游戏太入迷,杭州26岁小伙竟脑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