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东关90多岁老人真有福,只因他有这样
点击"青州生活帮"即可 3月14日,热心市民李先生反映有一家的儿女非常孝顺老人,希望通过媒体向社会传递孝老敬老的正能量。李先生说,东关村有一户杨姓人家,4个闺女和儿媳照顾90多岁的老母亲,多年来轮流陪护从不间断,受邻里一致夸赞。
3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东关村寻找李先生称赞的这个家庭,记者在政法街和柳行街打听时,不少在街上晒太阳的市民纷纷为记者指路,并表示热心市民反映的信息真实可信,被照顾的老人名叫周玉霞,住在东关村东头。
在周玉霞老人家中,记者见到了正好在值班照顾老人的三闺女杨忠喜和四闺女杨忠珍,杨忠喜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因意外摔倒卧床不起,从年躺下后就再没起来过,再加上老母亲年事已高出现小脑萎缩的病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在老母亲卧床期间,都是她们四姐妹加上嫂子轮流照应,3年多老母亲身边没离开过人。
记者注意到,周玉霞老人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被褥和衣物也被收拾的干净利落,整个房间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卧床3年病人的房间,老人的床头上放着老人吃饭用的餐具,而在老人床的南侧安了另一张床,是四姐妹轮流照顾老母亲的歇脚之地。
“母亲躺下后,我们4个女儿就轮流上门照顾,给老人做饭、洗澡、陪护,每天都有人守在老人身边,从未中断。”杨忠珍告诉记者,她们4个闺女通常情况下白天值班,两两一组,每天轮换,谁家要是有事其他的闺女就主动顶替,总之就是让老母亲身边有人。“虽然各自有家,身边也有不少琐事,但照顾老母亲的事就是天大的事,3年多,不知道轮换了多少次。”杨忠喜说,她们从没想过要把老人送到敬老院,也没请过保姆,在她们看来,自家人照顾会更周到一些。
在聊天中,两位大姐告诉记者,她们白天值班,晚上照顾老人的任务就交给她们的嫂子李新兰,老人的生活起居是她们5个人负责。从聊天中记者得知,老人的几个子女也不年轻了,年纪最大的已64岁,最小的也50多岁了,都已是爷爷奶奶辈的人,她们一边要照顾老人一边要照顾孙辈,忙的两头跑。
“老母亲生活不能自理,吃一顿饭需要近一个小时时间,快了慢了都不行,喝水需要用吸管,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杨忠珍说,除了伺候老母亲吃喝拉撒,还要在平日里为老母亲翻身、做按摩,平时是两个一组照顾,遇见母亲身体不好的时候,她们就不约而同的都守在老母亲身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是常规性的工作,但我们没觉得单调乏味。”杨忠喜如是说。
当记者问及姐妹四人照顾母亲的动力是什么时,两人都谦虚地表示,照顾老人不需要任何理由,“母亲将我们几个拉扯成人不容易,现在轮到我们照顾她是天经地义,没觉得是特别的事,更何况,你对老人好不好,自己的子女们也是看在眼里。”两姐妹称,她们姐妹4个很团结,从不计较谁照顾得多谁照顾得少,更没有为照顾母亲的事脸红过,有事要出门打个招呼,另一个人会顶上,不仅如此,4个女婿对她们的做法很是支持,要是大家有特殊事情,女婿们主动过来搭把手。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东关村4个姐妹加上儿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孝顺父母写进了生动的生活中。“有娘在,家就在”,在4个姐妹孝道力的感召下,杨家的子女也变得懂事和孝顺。“孩子们每次回家,都帮着照顾老母亲。”两姐妹朴实地说,希望孝道家风能在家中传承下去,希望孝老敬老成为社会一种风尚。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阜新市中心医院小手术就能预防脑血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