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预警小中风拉响中风最后警报
脑卒中又称“中风”,形容它像风一样来势凶猛,变化莫测。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常感叹:某某昨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中风了呢?
中风看似猝不及防,其实,它在背后“偷袭”之前,可能已经发出了预警信号,只是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小中风”就是中风前的最后警报!
别把“小中风”拖成“大中风”
退休的大学老师张教授,身体一直很好。一天在早锻炼以后,突然感到右手麻木无力,眼前发黑,甚至在吃饭时出现筷子突然掉在地上的现象,但过了十几分钟,这些症状就消失了。他以为是锻炼累了导致的,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过了几天,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张教授估计是身体出问题了,医院就诊,这才知道原来发生了“小中风”。
“小中风”在医学上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它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是脑血液循环某一局部出现短暂的、可逆的供血障碍,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短时间的“一过性”脑缺血表现。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般持续时间仅数分钟至一小时左右,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因此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相比于毫无征兆就发生的中风患者来说,发生“小中风”其实是相对幸运的,它其实是在向人们发出中风前的最后警报,还有补救的机会。
目前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约有1/3的脑梗病例在发病前会有小中风预警。一半的小中风患者5年之内至少发生一次脑梗,如果诊断或治疗不当,1/10的脑梗发生在“小中风”之后的90天之内。
如果发生“小中风”时能引起警惕,及早进行诊治,可以提前遏制中风对身体造成的严重损伤。否则,白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把症状轻微的“小中风”拖成导致偏瘫,甚至更为严重的“大中风”,就悔之晚矣了。
识别“小中风”,记住“FAST”判断法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常年抽烟、大量饮酒等高危人群,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即使很快恢复正常,也要高度怀疑“小中风”的可能性,医院就诊。
1、突然感到头晕,甚至天旋地转,或者头痛。
2、突发颜面部、身体某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行动不灵。
3、突然说话不利索,或理解力下降。
4、单侧或双侧眼睛视物模糊,或眼前发黑,或视物有重影。
5、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
6、一过性意识丧失。
对此,专家还总结出简单易记的“FAST”判断法:
F即face(面部),笑一下,看看嘴歪不歪;
A即arm(手臂),抬手臂,看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
S即speech(言语),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口齿不清;
T即Time(时间),出现以上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就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鸣谢!
本期编辑:Candy
- 上一篇文章: 脑梗塞有何症状导致的原因和治疗办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