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小脑萎缩针灸康复治疗方案

时间:2016-11-30来源:疾病知识 作者:佚名 点击:

小脑萎缩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只要亲代其中一人为此疾病患者,其子女将有50%的机率遗传此症并发病。这类患者发病后,行走的动作摇摇晃晃,有如企鹅,因此被称为企鹅家族。

小脑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时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离、运动的速度及运动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

典型病例:赵某某,女,58岁,主因“行走不稳1年余”入院,患者于年8月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当时伴有头晕,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生活不能自理。就诊于就诊于XX医院,诊断为:“小脑萎缩”,给予营养脑细胞、改善循环等治疗后疗效不佳,于年8月就诊于我科。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双侧深、浅感觉均存在,双侧巴氏征(-),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均不稳,闭目难立征(+),轮替试验(+)。辅助检查:头颅MRI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小脑萎缩。(外院)

治疗原则:中西结合,针康并施。

头针选取:顶中线、顶旁1线(双)、顶颞后斜线(双)、晕听区(双)、平衡区(双),均平刺,平补平泻,同时进行头针带针状态下肢体运动、平衡功能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恢复。

体针取穴:足三里(双)、三阴交(双)、绝骨(双)、风市(双)、昆仑(双)、阳陵泉(双)、地机(双)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以疏经通络。

磁圆梅针循经叩刺督脉,以益精填髓、通督调神,日1次,周6次。

患者经治一月余,患者病情明显改善,行走有力、平稳,可正常行走约米,生活可自理。

长按







































银杏之语
中梁地产首入福建293亿元摘获泉州南


转载注明  http://www.rbyhw.com/jbzs/199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脑梗死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