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彭氏眼针治急性缺血性中风技术
彭氏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推广项目
课题负责人:辽宁中医学院田维柱 项目简介: 彭氏眼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简便的、确实有效的能减少中风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新疗法。治疗中风病人数以万计,其临床疗效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课题组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多中心的方法,将颈内动脉系统初发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即眼针组、体针组和药物组,共纳入例。结果显示眼针疗法明显优于体针和药物治疗。 疾病简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部血流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80%。存活者中6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人群预测寿命的延长,脑血管疾病的高病发率和高致残率日益严重的威胁人类的生命,寻找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中风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药及针灸治疗应用前景广阔,眼针治疗中风疗效更佳。 适应症: 本法适于一切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 禁忌症: 1、病情危重,躁动不安者慎用。 2、眼睑肥厚、浮肿者慎用。 3、精神病患者慎用。 治疗方法简介: 1、器械采用华佗牌32号05寸不锈钢毫针、75%酒精、消毒干棉球,镊子、医用盘。 2、患者一般采用坐位,面对术者,病重体弱者可采用仰卧位。 3、选取眼睛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 4、右手持针,在距眼眶内缘外2mm处刺入,从经区的一侧刺向另一侧,表里二穴区可同时取,但不可刺到其他穴区。下焦区在鼻梁部,不能常规横刺,要从两内眦连线与鼻梁交点处进针刺向两侧内眦。进针深度:斜刺进针12±2mm,通过真皮到达皮下。进针要稳、准、快,不施手法,不提插、不捻转,病人感到酸、麻、胀、重、凉、热等感觉即可。 5、留针:10~20分钟,不可超过30分钟。 技术要领: 1、选穴要准确。 2、右手持针,在距眼眶内缘外2mm处刺入,从经区的一侧刺向另一侧,表里二穴区可同时取,但不可刺到其他穴区。 3、进针要稳、准、快,不施手法,不提插、不捻转,病人感到酸、麻、胀、重、凉、热等感觉即可。 4、针灸配合运动,针后要由家属扶持在室内或走廊走动,以增强治疗作用。 5、留针10~20分钟,不可超过30分钟。 6、起针要慢,用拇食二指掐住针柄,轻轻活动一下针柄,然后慢慢拔出,另一手用干棉球立即压迫针孔。 注意事项: 1、患者针前要进餐,不可过劳,疲乏者针前要适当休息。 2、针前要检查针具,柄体连接要牢实,针体要直,针尖不带钩,最好用一次性针具。 3、针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和恐惧心里。 4、针后运动时,注意不要摔倒,累了随时休息。 5、针刺后,注意不要碰到针柄,以防出血。 6、留针时间不能过长,以防出血。 7、起针时要慢,要用棉花球压迫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一旦出现出血,要做好解释,先用冷敷,6小时后做热敷,很快就吸收。 特色: 眼针穴区不同于眼睛周围的其他腧穴,它具有一套较完整的理论、独特的穴区、取穴原则和针刺方法。具有针具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见效快、不用宽衣解带、不受场合限制等特点。特别是对中风偏瘫疗效神奇,很多急性中风偏瘫者针一、两次便可下床走路。 临床研究结论: 彭氏眼针是在眼眶周围针刺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具有针具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见效快、不用宽衣解带、不受场合限制等特点。眼针对中风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显著疗效,推广应用眼针技术对减少中风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有重要作用,为家庭、社会创造了不可低估的价值。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上一篇文章: 答案公布急诊病例29急性感染性心内
- 下一篇文章: 女生发现大面积脑梗死2000多学生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