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内科介入治疗
时间:2024/6/30来源:疾病知识 作者:佚名 点击:次
4月9日上午8点左右正在遛弯的张大爷突然头晕、恶心、呕吐,不能正常沟通,身边没有家人,被路过的热心市民紧急拨打医院医院。在急诊值班的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时兴华接诊后经过检查判断张大爷得的是急性脑梗死,医院的家属沟通病情并征得家属同意,为张大爷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后意识障碍好转,因其症状提示后循环大血管病变的可能,向患者家属讲解了溶栓后给予桥接取栓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患者家属了解后积极要求桥接治疗。
医院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鲁国团队为患者进行全脑动脉造影术中发现,负责大脑后1/3及小脑、脑干的重要脑动脉——基底动脉居然基本闭塞了,随后紧急取栓并球囊扩张术,狭窄明显好转,但血管远端血流仍欠佳,血管开通不理想,存在支架植入指征,给予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闭塞血管远端的血流恢复通畅,血管再开通治疗效果佳,术后完善颅脑CT未见出血。术后患者在急诊重症医学科的精心护理下度过1天的麻醉复苏期后,转入普通病房,而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指出,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并且中国人群的终生卒中患病风险居世界首位。缺血性卒中在所有卒中住院患者中占81.9%,其中大血管闭塞导致的卒中病情重、预后差,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介入取栓技术可将堵塞血管的血栓拉出,使血管迅速恢复血流再通,并在进一步植入支架后使血管持久通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常与静脉溶栓技术联合,使急救“时间窗”更长,治疗效果明显,且创伤小、恢复快,可大大降低临床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上一篇文章: 工作途中病逝,这种病为何如此凶险人民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