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峰等术中反复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一
病例资料
男,61岁。因左股骨颈骨折1周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可从事体力劳动。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率,73次/分,非特异性T波异常。余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入室后测血压/80mmHg,脉搏82/min,呼吸18/min,SpO%。取右侧胸膝卧位,选腰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过程顺利。平卧后回吸硬膜外导管,无血及脑脊液,注入2%利多卡因3ml,5min后观察无异常,分次给予0.%甲磺酸罗哌卡因13ml,15min后测麻醉平面至胸8,。将患者改为右侧卧位,发现患者精神异常紧张,给予咪达唑仑2mg静脉注射,5min后患者安静,未入睡,能回答问题,但出现轻微口齿不清,考虑咪达唑仑所致,未处理。15min后手术开始,麻醉效果Ⅰ级。手术开始10min后,患者出现寒战,给予曲马多50mg静注,5min后好转,监护仪提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继续进行。20min后当完成股骨头置换即将缝合关节囊时,患者突然出现深大呼吸、肢体抽搐、意识不清,随即心率下降,呼吸停止。立即面罩加压给氧,阿托品0.5mg、麻黄素12mg分次静注,2min后心跳停止,瞳孔散大。立即用纱垫填塞伤口,使患者处于平卧位,并行CPR,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行机械控制呼吸,潮气量毫升/次,12次/分,分次给予肾上腺素15mg、阿托品2.5mg、地塞米松40mg、利多卡因mg小壶滴注,甘露醇ml静脉滴注。40min内患者反复心跳恢复、停止,40min后心跳、呼吸恢复并略稳定,心率:-次/分,呼吸:25-35次/分,期间给予头部冰袋降温,测血气(心跳停止14分钟静脉血样)结果:pH:6.99,Pco2:mmHg,Po2:61mmHg,K+:4.6mmol/L,Ca:1.19mmol/L,HCO3_:24.1mmol/L,TCO2:27.2mmol/L,BEecf:-7.3mmol/L,BE(B):-8.6mmol/L,Hb:g/L。根据血气结果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升压药维持血压,监测尿量。首次心跳骤停2h20min后,心率恢复到-次/分,自主呼吸28-35次/分,并较为稳定,手术继续进行,15min后手术结束,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入ICU时转移到病床时再次发生心跳停止,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后心跳恢复,升压药维持血压。此时患者呼吸深大,频率达40-50次,潮气量-ml,且胸前肋骨因长时间心肺复苏全部折断,故给予芬太尼12ug/h,丙泊酚50mg/h持续泵注,呼吸机维持呼吸及对症治疗。急查心脏、双侧颈部、腹部、心脏彩超示:左室壁运动幅度降低,左心功能减低,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肺动脉压、各腔室大小正常,EF45%。双侧颈动脉多发斑块;胆囊壁增厚,腹腔积液。次日查体:瞳孔回缩至正常,但对光反射不明显,意识不清。继续给予呼吸机维持呼吸治疗。第4天行头部CT检查示:脑干区见5mm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缘不清(如图1),考虑脑干腔隙性梗塞,继续对症治疗,待自主呼吸恢复后行高压氧治疗。经2月的治疗后,现患者可在他人帮助下行走,但步态不稳,协调性差,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发生近事遗忘。愈后3个月行MRI检查示:桥脑陈旧性脑梗死(软化灶)(如图2、3)。
图1
图2图3
2讨论
围术期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很多。本例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可从事体力劳动,术前心电图检查示T波改变,但是非特异性指标,余各项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故术前判断病人ASAⅡ级,未进行特殊术前准备。麻醉药仅为硬膜外麻醉用药及两次静脉辅助用药,在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前,病人一切生命体征正常,且与用药间隔时间较长,应可排除麻醉用药所致呼吸抑制而引起呼吸、心跳停止的可能。因病人无脑部疾病史,故术前未进行脑部特殊检查。术后第4天行头部CT检查示脑干梗,加之愈后3个月行MRI检查示桥脑陈旧性脑梗死,故亦不排除脑干梗死导致的呼吸、心跳停止,原因如下:①抢救后行双侧颈动脉彩超示多发颈动脉斑块,说明患者存在脑部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干梗死的的高危因素。②给予咪达唑仑2mg静脉注射后5min患者并未入睡,而是转为安静状态,但随即突然出现口齿不清,不排除脑干梗死先兆症状。③患者突然出现4次强烈呼吸伴肢体抽搐,极为可能发生了比奥呼吸,而比奥呼吸多数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为疾病侵及延髓,损害了呼吸中枢所致。综上分析,本病例可能为椎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后阻塞了脑干延髓呼吸、循环中枢,从而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因及时心肺复苏,最后才能抢救成功。
回顾本病例,成功心肺脑复苏的体会与教训:①当台麻醉医师能够及时发现病人突然出现的呼吸、心率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上级医师参加抢救。上级医师到场后马上指挥指挥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除颤、抽取肾上腺素等工作应同时进行,尽可能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同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观察瞳孔变化,记录心跳停止时间、嘱人开始记录给药、事件、生命体征变化等各项事宜,同时上报院内相关职能部门。如有条件,应及时抽取血标本行血气、心肌酶学、肌钙蛋白、D-二聚体、血常规、血离子、肝功、肾功等的检测,以便于指导进一步治疗和判断心跳停止原因。同时给予冰枕、糖皮质激素等进一步的后继复苏步骤,待相关科室人员到达后可共同进一步分析病情,针对病因进行处理。②本例复苏成功应归功于医务人员对患者不放弃及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及患者到ICU后所有医务人员对病情密切观察,高度重视,及时对症处理。手术室内复苏一般不拘泥于复苏的一般程序,可利用麻醉医师所具有的生理和药理知识以及熟悉的呼吸循环管理技能优势,特别是手术室内高精尖设备完备的优势,采用最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③手术室内医务人员应强化对术中呼吸、心跳停止危机意识,提高复苏紧急处理能力,特别是一些看似并非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的高危因素,往往容易忽视,一旦出现时心理准备不充分,导致处理时反应速度减慢和不知所措,故应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处理,不轻易放弃,才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总之,术中呼吸心跳停止往往突然发生,病因很难立即确定,临床应加强对此类事件的早期识别,及时抢救,以利于早期诊断治疗。
- 上一篇文章: 图父亲患脑梗,都口齿不清了,竟然还t
- 下一篇文章: 病例一例被误诊为嵴帽结石症的孤立性小